青磚砌成的城門,坑坑洼洼,滿是歷史的風霜,城邊站著軍校檢查進出,墻上還貼著有告示,與記憶中的另一個城門幾乎沒有差別。
頭頂有個牌匾,上書兩個大字:
逸都。
舊地重游
“先生從哪里來?”
“回官爺,本就是逸州道人,游歷歸來。”
“游歷歸來?在哪里修行呢?”
“靈泉縣陰陽山。”
“靈泉縣陰陽山……”
守城軍校皺眉重復了一句:“沒遇見過從這里來的道人啊……”
“小道觀,沒幾個人。”道人很客氣,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掏出度牒,雙手呈上,“有度牒為證。”
“哦呀……”
守城軍校不由輕呼一聲。
折子樣式的度牒,是官府專門發給那些有真道行、真本領或者知名宮觀寺廟的主要傳承者的,好說明他們的特殊地位、本領和待遇。即使因為這種度牒很多時候可以一代代傳承下去,近些年來也多多少少有些泛濫,含金量略有下降,可終究還是少有見得到的。
加上這位道人說他只是來自一個小道觀,那么即使他沒有真道行真本領,他的師門祖上也定然出過這類真高人。
而看這道人的樣子,怕是不簡單。
如今這年頭,正需要有真道行的修行高人。
守城軍校不敢怠慢,稍作檢查,確認度牒是真的后,便做出了請的手勢。
“高人請進城!”
“高人不敢當。”道人笑道,“只是城門口的盤查似乎比以前要嚴一些了。”
“比以前嚴一些?那先生上次來定然是好幾年前了吧?至少也是四五年前才對。”守城軍校將度牒遞還給他,握著長槍上下打量他,“看先生長得也挺年輕,倒是看不出,下山還挺早。”
“確實。”
“唉……”
守城軍校嘆一口氣,轉動著脖頸稍作休息,正好與他閑談兩句:“那先生倒是有所不知,不知怎么的,從幾年前開始,城外山間的妖魔鬼怪便莫名其妙的多了起來,傷人的倒是不多,卻常常有貪慕繁華想混進城中找樂子的,現在天色還早,要是晚一些,盤查更嚴,天稍微暗一點咱們就得關城門了,比以前關得早得多。”
“這樣么……”
“可不是嘛。加上自打前兩年西邊的文漢王造反過后,西邊常有流民為寇,世道一亂,人心不穩,賊人也變得多了,自然就查得嚴了。”
“文漢王好好的土皇帝不做,造什么反呢?”
“……”
守城軍校神情頓時微變,立馬說道:“這種事情誰知道……”
神情分明在說:這種事情誰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