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我讓這群鳥在楊小姐家上空飛,一會擺成s,一會擺成b,怎么樣?”——這是溝通方案。
王老板:“可以,就這么干。”
如果把這群鳥當成是“計算機”,那么小明就是“程序員”或者說“開發者”。
這個訓練的過程,就是編程的過程。
鳥群明白的“機器語言”只有:給吃的、不給吃的。
至于其他的內容,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組合訓練出來的。
關注公眾號:
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讓這群鳥在楊小姐家上空飛,一會擺成s,一會擺成b。”——這是具體需求。
“小明思考:我先引導幾只頭鳥的位置,然后其他鳥自然就跟上了,如此重復,就能讓他們擺出我想要的圖形。”——這是算法。
“鳥不到正確的位置我就不給吃的,到了就給吃的。”——這是函數。
不論小明把這鳥訓得多好,多如臂使指,甚至依靠口令就能讓鳥做特定的事情,一聲呼嘯就能讓鳥飛上天一會擺成s,一會擺成b,看起來好像真的通人性,但實際上,它們本質能理解的,依然是:
給吃的,不給吃的。
所以超級ai這種存在,相當于要讓鳥群直接明白:“我要讓你們在楊小姐家上空飛,一會擺成s,一會擺成b。”
甚至更進一步,能直接理解:“幫我報復她。”
到那時候,王老板直接和鳥流,小明就可以狗帶了,或者專心伺候鳥兒們吃喝拉撒,讓它們過舒坦。
現在向坤要做的事情,就是從孵化開始訓練一只鳥,賦予它鳥王的權力,然后讓它理解自己的話——真正的理解!
到時候,需要做什么,直接告訴鳥王,鳥王便能帶領一群打工鳥自發地去完成任務,至于具體怎么完成,向坤不需要關心也不需要知道。
如果訓練好了,別說是讓它們擺個s或者b了,就是讓鳥王帶著群鳥跳極樂凈土都行,它甚至還會揣摩上意,給你唱個威風堂堂。
你說:“我要報復楊小姐。”
它會主動回:“那我帶著小弟們去楊小姐家上空一起拉便便?不解氣?那我們半夜去啄她家窗戶?還是組隊飛她家頭上,一會擺個s一會擺個b?”
當然,更大的概率是它領了你給的鳥食跑去和其他打工鳥分了,然后躺著曬太陽,屁事不干。甚至還會跑你頭頂上拉屎,并且表示這不是針對誰,你只是被隨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