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新幼兒園,招生開放得比其他幼兒園晚了一個月,因而人丁寥寥。
算上小芽,托班只有4個小朋友;小班人數稍多,但也不超過10人……然而,他們的特教班今年一共招到了18個小孩,分成兩個班。
于映央帶的是特(1)班,剛開始什么都不會,兩個禮拜后也逐漸開始上手。
他發現很多孩子并非無法溝通,而是沒有找到和他們之間共鳴的管道;所幸,入職兩個禮拜后,于映央找到了——
就是他的畫筆。
于映央發現,有時候自己的畫要比語言來的更有號召力,甚至有時候,他的畫能夠充當語言,搭建起和這群“特殊兒童”溝通的橋梁。
于映央的畫開始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從專屬于特(1)班的小黑板,到教室墻壁,然后被其他小朋友發現,紛紛嚷著自己的教室也要……
小芽喜歡幫他的洗筆筒換水,然后這個“筒”變成了“桶”,到了小芽提不動的重量。
這天,于映央將自己的畫筆帶到室外,開始在幼兒園的外墻上作畫。
禺亦俊幫忙把洗筆桶提來,放到他的顏料旁邊,退后幾步端詳,“這面墻要畫什么呢?”
“畫一只黑夜里的黑貓。”于映央專注勾線。
“哈?”
“張張說,他覺得自己是黑夜里的白貓,想要找個黑貓做好朋友;我就想著畫一個給她,這樣以后她來上學,遠遠就能看到自己的朋友蹲在這里等她。”
禺亦俊笑著回頭望,身后的巷子正是這位叫作張張的小朋友每天上學的必經之地。
他抱起手臂,饒有興趣地見證張張的好友初見模型,“那其他的區域呢,決定畫什么了嗎?”
“嗯……a1入口附近的墻打算畫一片向日葵花田,因為那兒每天早上都有陽光直射,一定會開花;后門想畫一片海洋,直走就是公交站,74路公交直通海洋館,我想給每個途徑那里往來海洋館的人一個沉浸式體驗!”
禺亦俊都沒發現自己笑得那么燦爛,待發現時,恰好有一縷陽光斜斜照射在于映央的背部,將他的整個輪廓投在墻上。
那里是黑貓的xiong口、靠近心臟的位置。
于映央舉著手臂,不斷揮動筆刷,禺亦俊仿佛看到那只貓有了生命,心臟怦怦跳動。
過了許久,他才意識到,那是他自己的心跳。
貓是鮮活的,于映央也是鮮活的,整條街道仿佛都跳躍起來——
就在這時,于映央突然想到什么,轉過來笑著問他:“園長,你覺得我要多久能畫完幼兒園的全部外墻?”
答案是兩年。
兩年后,這間幼兒園因為色彩繽紛、想象力大開的插畫裝飾和超一流的師資水平與教育理念而在市內小有名氣。
于映央升職為園長助理,開始思考要怎么樣才能讓所有的小朋友的聲音被聽到,需求被看到,每一天都能感到被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