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日頭漸高,照得滿室生輝。
李承澤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湊到大哥耳邊嘀咕:“哥,你咋還不去嫂子家報喜?上回我看到牛二哥家”“對對對!”李掌柜一拍大腿,“還沒有與親家說過哩。
”“急什么。
”黃氏打斷父子倆,“等過了三月,坐穩了胎再說。
”說著往兒媳手里塞了把干核桃,“嚼這個,我看你吃梅子不太適口。
何氏捏著核桃,看著滿屋子為她忙活的人,忽然覺得這八年的等待都值了。
她偷偷扯了扯丈夫的衣角,小聲道:“我想吃東街的豆腐腦”“我這就去!”李承業跳起來就要往外沖。
“站住!”黃氏一把揪住兒子后領,“讓你爹去。
你這滿臉春風的,現在出去,怕不是要敲鑼打鼓告訴全城。
”李掌柜這個二十孝爹,馬上要升級二十四孝爺爺啦。
積極的蹦到門口,聞言回頭笑出一張皺皮臉:“知道!我這就安排人去。
”尾音未落,人已出二門。
夜風裹著藥圃里的金銀花香鉆進窗欞,燭火在帳幔上投下搖曳的影子。
何氏倚在床頭,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尚平坦的小腹。
“若是生個閨女”李承業正在整理案上的醫書,聞言指尖一頓。
他放下書卷,在床沿坐下,執起妻子的手細細把脈——這是他們醫者夫妻間獨有的溫存。
“《千金方》有云,凡婦人妊娠,稟賦不同,各隨其宜。
”他聲音溫和,指腹輕輕摩挲著她腕間的穴位,“你看娘親,她現今這樣,又有何不好?”見妻子仍蹙著眉,他取來枕邊的《本草綱目》,翻到做了記號的一頁:“你瞧,鮑姑、張小娘子、胡愔,皆是青史留名的女醫。
”燭光映著紙上娟秀的批注,正是何氏往日陪著丈夫所記。
窗外傳來“沙沙”聲響。
李承澤蹲在桂花樹下,正用樹枝在地上撥弄著什么。
“況且”李承業忽然壓低聲音,帶著幾分少年人似的靦腆,“我私心里,倒盼著個像你的小姑娘。
我們這樣的人家,習得醫術再不濟也能吃穿不愁。
家里母親也是自小習醫的,生個閨女也都會歡喜的。
”何氏耳尖倏地紅了,正要說話,忽聽得窗外“哎呀”一聲——原是李承澤踩翻了裝桂花的小笸籮。
何氏剛要起身,就被丈夫輕輕按住手腕:“我去看看。
”“吱呀——”雕花木窗被推開,月光嘩啦啦潑了一地。
只見李承澤正撅著屁股在桂花堆里撲騰。
燭火晃過去,能看見金燦燦的桂花沾了滿頭滿臉。
“哎喲喂!”小家伙手忙腳亂去捂翻倒的笸籮,反倒被自己的衣帶絆了個趔趄,“我的桂花——”李承業倚著窗框忍笑。
自家這個三歲能背《三字經》的神童弟弟,此刻正跟幾朵桂花較勁,小胖手一抓一把空的模樣,倒顯出幾分符合年歲的稚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