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對此時的平板玻璃也算有些了解了。
此時說起平板玻璃,不是王冠玻璃,就是寬片玻璃。王冠玻璃的問題在于,因為要避開中心的‘冠結’,以及靠近‘冠結’又厚,又極不平滑的部分,會被切割得很小。所以玻璃窗才要用鉛條做玻璃邊框,拼到窗戶上。
寬片玻璃相對王冠玻璃,倒是能做大不少了,但寬片玻璃的制作方式就決定開了它特別厚、內部軌跡線明顯、氣泡多,總之就是透明度差!如果說表面不平整的問題還可以通過人工打磨挽回,那這些問題就是無法可想了。
在制作鏡子上,這恰恰又是致命的……這樣一想,很長時間內,平面玻璃鏡都和缺陷明顯(人影變形)的凸鏡旗鼓相當,似乎也不奇怪了。
“如果是小塊的鏡子,用來制作掛墜盒內芯,或者項鏈墜、鑲嵌小玩意兒,平面玻璃鏡還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需要更大的鏡子,紐倫堡的凸鏡就要比尼斯產的平面鏡實用了?!甭芬咨偨Y道。
這樣一說,路易莎腦海里一閃而過某個念頭——是啊,現在的玻璃鏡就是如此初級,但就是這樣‘初級’了,還是相當受歡迎的商品,只有有錢人才買得起。所以,如果推出真正的玻璃鏡,豈不是立刻就能橫掃市場了?
“……玻璃鏡內壁鍍的什么?”路易莎因為想到了做鏡子,下意識脫口而出。
因為她之前讓人試制的玻璃壓延機很成功,所以平板玻璃已經不是做平面玻璃鏡的障礙了(塔樓窗戶上鑲嵌的大塊窗玻璃可以作證)。唯一的障礙是,怎么給鍍上銀子——這其實是路易莎上輩子中學時,在學校實驗室跟著老師做過的實驗,即‘銀鏡反應’。
“這應該是尼斯、紐倫堡,這些城市,制鏡行業的商業機密吧?!焙I從冗@樣說著。
不過她還是以自己‘煉金術師’的專業,做了相當可靠的猜測:“不過,可能性就那么幾種,不是錫,就是銀……如果您能讓我拆開這面鏡子的鏡框,刮掉一點兒鍍層做做驗證,我能給出更準確的答案,而不是猜測?!?/p>
“錫?銀?是的,您說得對。”路易莎點了點頭,又仔細去看那面凸鏡。
說實話,這面玻璃鏡子的成像效果差得令人沮喪,并不比金屬鏡好,也難怪如今不是主流。相比起用來整理儀容,貴族們似乎更愿意拿它做裝飾品。
而之所以成像效果這么差,除了玻璃不夠平滑透明,就是因為玻璃內壁上鍍金屬的工藝不行了——其實這種從吹制而成玻璃球上,切下頂蓋做成的凸鏡,表面是足夠平滑的,透明度也不低,這也是它們相對平面玻璃鏡的優勢所在。
可饒是如此,以路易莎的眼光來說,成像效果依然很差(不算凸鏡特有的變形)。人像在鏡子里顯得模糊而暗淡,這不是后世銀鏡的水平,甚至水銀鏡也還差得遠——其實到路易莎上輩子那會兒,銀鏡也早不是主流了,有的是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新工藝。
看起來,眼前這面鏡子背后的金屬,不像是用化學方式鍍上去的,倒更像是得到類似‘金箔’的金屬薄片,然后貼上去的。因此想要做到完全均勻、平整,以至于反射清晰,根本不可能!
至于海蓮娜不是錫,就是銀的判斷,也很容易理解。銀白色,還適合用來做鏡子的金屬就那么些嘛……中世紀以后,玻璃鏡先用錫汞齊(水銀鏡),后又選了銀(銀鏡),不是瞎選的,而是之前上千年的篩選中,錫和銀已經脫穎而出了。
路易莎找出紙筆,來到窗邊坐席坐下,開始計劃鏡子的事,要將能夠想到的細節寫下來:
首先,稍作考慮后,水銀鏡就被她排除了。水銀鏡就是用錫汞齊制作玻璃鏡,講是水銀鏡,其實是給玻璃鍍錫。具體來說,先得將錫拉壓成錫箔,然后用浸潤了水銀的皮革去摩擦,再然后錫箔被浸入水銀中。
這時候,才能將玻璃板壓到浮在水銀液表面的錫箔上,因為玻璃板密度比水銀小的原因,玻璃板也能浮在水銀液上——最后,就是在玻璃板上方適量加蓋重物了。借助玻璃板自身和重物的重力,玻璃板與錫箔之間的氣泡會被碾壓排除,間隙逐漸消失,形成一個混合了水銀的鍍錫層。
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實際非常繁復。玻璃板先要壓入水銀液一天一夜,之后還不能直接取出,得一天天慢慢傾斜玻璃板,直至一個月后垂直于水銀液平面。從而達成排出多余水銀,又不改變玻璃板與錫汞齊之間緊密狀態的目的。
另外,經過了這一個月之后,錫汞齊制成的反光層也才說得上穩定,之后不會隨便改變。
制作水銀鏡的過程中,得大量接觸水銀……在路易莎上輩子那會兒,工廠連玻璃水銀溫度計都不生產了。有些人家里還有那種老式水銀溫度計,一不小心打碎了,臉都能嚇白!生怕那些水銀揮發到空氣中,人吸入汞蒸汽而急性汞中毒。
畢竟,急性汞中毒確實很危險……
當然了,一支小小溫度計里的水銀,正常情況下要讓人急性汞中毒,那得是非常、非常倒霉才行。小心對待水銀溫度計可以,戰戰兢兢也沒必要——其實大部分人也知道這個道理,只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換個說法就是,一支溫度計也確實有那個可能性,讓人急性汞中毒……由此可以想象,如果制作水銀鏡,制鏡工人長期在充滿水銀液的環境里生活,其風險該有多大。
應該說,汞中毒是遲早的事,只不過有些人早一點,有些人晚一點。有些人運氣稍好,沒有直接嘎掉,有些人很快就沒命了。
路易莎自認為自己不是什么圣母,人都在中世紀做貴族了,她享受貴族身份帶來的好處也挺自然的。但有些事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的話真沒必要做。良心上過意不去,最后就是無窮無盡的內耗,水銀鏡什么的還是算了吧。
說是虛偽也罷,可人就是需要這種程度的‘虛偽’才能活下去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