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總指揮。辦沒休息輕輕而又有節奏的敲門聲居斥甥偽林出現在了段國學的套間里的客廳中,雖然已經知道段國學沒有休息,但是看到他連睡衣都沒有換上感覺有些奇怪。
“悅研剛才想出去走走,我就陪著她在外面散散步,她現在已經睡了?!倍螄鴮W指指身后的房間示意著自己的夫人已經入睡。
“還在惡補國際外交禮儀?”李德林看到段國學的茶幾前面擺放著一本關于國際外交禮儀的書籍便張口問到。
“是啊。你這個副職兼任著外交部長,你應該很清楚,對于外交中,任何細節都不是小事,我這也沒太多的經驗,這不臨時惡補一下咯。”段國學有些無奈的說著,做為一個國家領導人,在這些方面他還真的不是太合格。
“是啊。外交無小事,雖然有人認為對待這些小國、附屬國用不著這樣以禮相待,但是這種自我獨大的態度還是非常有問題的,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在外交上就有一定的誤區,總是認為天下獨我居大。鼻孔朝天的接待對方。導致逐漸樹立了不應該的敵人,其實對待任何國家,不管對方國土是大是國家實力是強是弱,我們都應當一視同仁以禮相
。
李德林拋出了自己在任這么久之后的自己的心得。
“說的好。在古時候,中國就一直以來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由于經濟的特殊性,中國不向西方諸國那樣需要從外部來獲得經濟的輸血和刺激,同時由于中國出產大量的絲綢、茶葉和瓷器,這也使得中國在對外部文化的交流上處于一直處在貿易順差經濟模式中。當然,任何兩個文明之間的關系都不可能只是單向的擴散。中國文明與周邊文明同樣存在著雙向交流的需要,而歷史上周邊文明對中國文明的展也確實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然而從總體上來說,周邊地區對中國文明的需求,要遠遠大于中國對周邊文明的需求。對中國文明而言,周邊文明的意義更多地是補充性的,而不是結構性的。從歷史典籍中我們就可以推斷。國外對中國物品的需求大于中國對國外的需求這樣一種模式,在漢代就已經很明顯了,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這仍然是中國與外部世界的商業關系的基本特色。正是因為如此,在中國歷史上的對外貿易,更多的不是因為中國人渴求得到國外物品,而是因為國外商人來中國進行貿易。同樣的,中國對外部世界的知識的增加,不是因為中國人奔赴在商路上所收集到的;因而在總體上來說,是因為來到中國的外國人帶來了信息之后才引起了中國人的興趣。因此,中國人在對外探索上更多的時候是處于一種被動的消極主動性?!?/p>
“還有,這是在經濟上的關系,在政治上,在文化上,在非常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中國文明一直保持著東亞甚至是亞洲文明中心的地位。文明的一大特點是它的擴散性。文明之間的勢差越大,擴散的動力與度也越大,圍繞該文明而形成的國際體系的范圍也就越大。中國文明對周邊的的區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是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亞洲國際體系的以形成的現實基礎。同時中國的技術明和技術輸出也是吸引周邊國家的一個很大的因素,中國的技術明,包括從周代的弩到東漢的紙。都加深了中國與鄰居們之間的差距,并因此而在所有層次上都增加了國際關系增長的潛力。”
“在經濟上和文化上中國都以一種高高在上不求人的形式高度,再加上儒家中所謂的德化以及夷秋的所指,中國一直以來都不屬于對外的交流。這也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文明的優勢幾乎總是意味著積極的對外擴張,而優勢的中國文明追求的卻是“四夷來朝”“德化來遠”一個是去,一個是來,正是中西方文明的不同本
。
“是啊。萬朝來賀,好威風,好風光”中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的迷失了自己。那時候的外交,完全就是一個強勢的外交,我記得從漢代開始。雖然古代朝廷的接待十分的冷淡。但是一些小國政權仍舊隔三岔五的派使者帶著“貢品,來到中原,原因就是朝廷的回賞永遠要大于貢品的價值,中國的皇帝和禮賓官都成傻子了?!崩畹铝忠苍诟袊@著曾經的輝煌所帶來的痛楚。
“哈哈。德林,這種進貢除了表面上的不等值收入外,同時在朝貢體系中,進貢本身就是一種特許貿易。一些邊遠的國家派使者前來中國并不是因為他們敬畏中國的力量,而是只有通過加入朝貢體系,他們才有資格與中國進行貿易。而且這種特許貿易是以“厚往薄來,為特點的;一方面。貢使來朝,沿途供給基本上是由中原王朝負責的,中原王朝對朝貢國的所謂賞賜的價值也往往遠遠出朝貢國的貢品價值,再加上很長時間以來,中原各王朝押訃國講貢點人所帶來的貿易物件采取了免稅的政策。因慨竹!朝貢國來說,對中國朝貢是一件十分有利可圖的事情,因而出現許多朝貢國不到貢期就要求朝貢的現象。例如明初本來規定朝鮮三年一貢,而朝鮮卻多次要求改為一年三貢,而日本在自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之后即退出了朝貢體系,然而在很長的時間里,日本卻要求受其控制的琉球王國繼續維持與中國的朝貢關系,以從中獲利。”
“那我們中國豈不是一直在做最大的冤大頭?。李德林眉頭有些擰,他也略知這些歷史,但是卻沒有段國學所敘說的這樣詳細和透徹。
“表面上看的確是這樣的,但是這里又有一個再題,那就是這些朝貢國在得到各種經濟利益之后,卻在返程之時又將所獲得的各種利益重新購買了民間的絲綢、茶葉、瓷器以及其他中國原產物品,這也是刺激中國民間經濟的一種反哺。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長期以來我們中國一直是有著巨大的貿易順差,這樣在一定情況下,這種當冤大頭的形式也變相的在減小著貿易順差。
德林你也知道。貿易順差和逆差都不能過大,長期的貿易順差并非好事,它不僅意味著一部分資源沒有利用,而且加大了貿易磨擦,增大了貨幣升值的壓力,經濟學中有所謂“三元悖論?;蛘摺坝篮愕娜切?。的理論,是說在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和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三個目標中。只可能達到兩個,不可能甩時實現三個。我們日前的現實是,在資本流動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況下,保持了匯率的穩定性,卻部分犧牲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在我國投資出現過快增長的情況下,導致貨幣政策操作空間縮對遏制投資增長效果有限。有國外研究者通過研究現,從明清時期以來,由于長時間的貿易順差,歐美各國為向中國購買茶葉瓷器絲綢等物品,在幾百年的時間中向中國輸出了五億兩白銀,這樣大的順差也帶來了一些比較明顯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容易引新的貿易摩擦,而英國利用大量輸入鴉片,就是希望利用鴉片扭轉和中國之間巨大的貿易逆差?!?/p>
“正是這樣的高姿態,造成了我國一直以來對外外交都是處于一種強勢的外交,這給其他周邊諸國帶來了很深的成見,這種隔膜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的。也不是能一天兩天能化解的。你看就走到了現在,你我二人在這里和越南領導人往來時,仍舊有著一絲的自傲和俯視的姿態在里面,這樣做不好”,特別是這種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的驕傲感更容易傷害今后的外交關系說完段國學嘆了口氣。驕傲和自豪的太久了,難免在不經意時就會露出尾巴扎傷別人。這種平和的心態還真是不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