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要
王晏抬起頭看了看暗下來的天空。
徐恩這才發現時候已經不早了,現在去楊家委實有些不合適。
“那就明日前去,”徐恩道,“說什么也得再要些陶瓶?!?/p>
王晏卻沒有似徐恩那般著急:“聽說這段日子,楊家窯一直在為榷場做準備。”
徐恩自然不肯就這樣算了,才看到那樣的威風,怎么能就此罷休?他想到這兩日的傳言,于是急著道:“朝廷派來的行老,不是已經準備將佛瓷帶去京城了嗎?”
“離打開榷場還有一陣子,應該不差我這一窯吧?”
話說到這里,徐恩看向王晏:“王大人幫我勸說幾句,這東西可比送去榷場的瓷器重要多了。”
生怕王晏不肯應承,徐恩道:“我也不白要這些,我付銀錢,入京后還會為大娘子向官家請功。”
聽到這些話,王晏才道:“那我明日就與徐都知去一趟?!?/p>
徐恩登時露出笑容。
王晏轉過身:“其實徐都知不必如此,只要向謝大娘子講明緣由,相信她會應承?!?/p>
“但,”徐恩道,“黑火油的事,不能讓旁人知曉?!?/p>
王晏提醒道:“那就換個理由。”
徐恩腦子一轉,立即明白過來:“軍中需要這陶瓶,我可以先為左右二班配上此物,別的不好說,這點權柄我還是有的。如此一來謝大娘子不但不知曉黑火油之事,還不能再將陶瓶賣給其他人。”
徐恩覺得這個主意當真是好。
若是隨意尋個借口將陶瓶買來,沒法阻止謝大娘子將這東西放在坊市上流傳。畢竟這陶瓶除了存水、存糧,還能用來盛酒、汲水,不讓人燒制來賣,總要有個合適的理由。
供給軍中無疑是最好的交待。
“能將此物用來做火器,謝大娘子也是功勞一件,朝廷總要給些賞賜,不如就讓陶窯為軍中燒制陶瓶?!?/p>
徐恩覺得這樁事應該可以做成。
“既然徐都知已經想好,”王晏道,“就不用我同去了?!?/p>
徐恩點點頭:“也好。”王晏作為文官,總不好與商賈來往太過密切。
旁邊的桑典不禁又看了徐恩兩眼,這位徐都知人不錯,該說的不該說的,他都替郎君說了。郎君之所以不與他一同去見謝大娘子,是怕將來有人質疑謝大娘子是走了王家的路子。
從徐恩那里看來,郎君是不想與商賈來往,但偏偏有時候看起來的無意,其實是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