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生觀,又稱說經(jīng)臺,位于厄州黃子縣西南方向十二公里的長生山北麓,是一座道觀。
三百年年亂世期間,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大亂世,生靈涂炭,民不聊生,長生真人雖然是一尊傳說,卻也根本無力終結(jié)亂世,幾番游走失敗之后,長生真人心灰意冷,選擇遠(yuǎn)渡重洋來到厄州山脈,打算在此地開宗立派。
紅塵郎號稱活過千年,但根本沒有實質(zhì)性的證據(jù)。葵花太監(jiān)說是活了幾個朝代,但終究只是個傳聞。藏太祖天下無敵,但不管怎樣,事實擺在眼前,僅僅兩百二十年他就將自己葬入了天陵。至于依靠龜息大法茍活下來的武夫,那壽命就跟作弊得來的分?jǐn)?shù)一樣,根本毫無意義。
因此,長生真人的三百年壽命含金量不可謂不高,的確對得起他的稱號。當(dāng)長生真人來到厄州,選擇開壇講道之時,捧場者極多,哪怕是在厄州,也有許多人聽過長生真人的大名。
得利于此,長生真人很快在講道的地方建立了長生觀,但相比于長生觀,人們更習(xí)慣稱它為說經(jīng)臺,久而久之,連道觀里的道士也默認(rèn)了這個稱呼。
明縱衣聽聞這座道觀也有一段時日了,直到今日才抽出時間來參拜一二,薄溪為他當(dāng)了向?qū)В藖淼缴侥_,遙望著半山腰的道觀。
薄溪輕聲介紹道:“傳說,長生真人將長生的真義藏在了長生山的某個角落中,這兩百多年來,有許多人來到長生山,想要找到長生不死的秘法……明公子以為呢?”
“如果有,也決計留不到今日。”明縱衣不以為意,說道,“陰山和陽山的后山可比這靠譜多了。”
“那倒也是。”薄溪遙望而去,“道理,其實大家都是明白的,但兩百年來,懷著這目的來到長生山的人從未減少過。”
明縱衣不置可否道:“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這人數(shù)都不會減少,長生的秘密在哪呢,蒲團(tuán)里,三清祖師的雕塑里,還是藏經(jīng)閣里某本吃灰許久的無字天書?反正總有些多余的幻想,愚蠢的欲望是殺不死的。”
一陣微風(fēng)拂過,卷起薄溪的長發(fā),她從額前攏回頭發(fā),輕笑道:“說得真無情啊,明公子。”
“或許有點吧。”
二人開始登山,一路上見到許多參拜者,大多是已經(jīng)上了年紀(jì)的老人,又或者是父母到了這個年紀(jì),來為父母求一道長生符的子女。
長生觀,長生觀,供奉的自然都是與長生有關(guān)的道教神仙。
“我與大哥命運多舛,身體虛弱,自十二歲后,每年都會特意挑一日來長生觀求一道長生符,有沒有用不談,至少是一個安慰。”薄溪輕聲道,“明公子要不要也來求一道長生符?”
“也好。”明縱衣沒有拒絕,與薄溪一同穿過了廣場,走向正殿……在那正殿右側(cè),支著個不大不小的攤位,一個穿著道袍,看起來約莫四十多歲,兩鬢微白的中年男子坐在其中,旁邊豎著一面旗幟,上書卜卦二字。
見到此人,明縱衣心底冒出一股寒氣,直沖天靈蓋而去,此人他又怎么會不認(rèn)識,天關(guān)中已經(jīng)見到過不知道多少次了……正是天關(guān)第五關(guān)的四個傳說之一,長生真人!
一手締造了長生觀的傳說武夫,貫穿了三百年亂世的始終,他居然一直活到了武朝……迄今為止,可是有足足五百年了!
這個壽命長到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步,恐怕只有妖魔鬼怪才能活得如此長久,而且對方出現(xiàn)在自己的道館里,還是在擺攤算卦,這一幕實在是詭異得無法形容。但明縱衣已經(jīng)不是以前那沒有見識的毛頭小子了,在一開始的震驚過后,他很快平復(fù)下心情,神色自然地與薄溪越過了長生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