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非儒
因為朱標來的突然,問題問的也很突然,馬鈺事先也沒有任何準備。
所以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獨自思考了許久,將相關內容挑選并梳理出來。
朱標也沒有著急,準備的時間越久,就越說明要講的東西很多很重要。
他巴不得馬鈺多準備一會兒。
在馬鈺思考的時候他也沒閑著,找來筆墨紙硯擺放好,準備等會兒好做記錄。
免得要記的東西太多,將哪里給遺漏了。
大約過了兩刻鐘,馬鈺終于梳理完畢,抬起頭說道:
“好了,現在我們開始吧。”
朱標馬上提起筆,說道:“表弟你說,我聽著呢。”
馬鈺點點頭,說道:“任何一個群體,想要長久維系下去,都要有一套行政體系進行管理。”
“夏、商、西周亦是如此。”
“有掌人口、土地的,為司徒之官。”
“有掌管軍馬、軍政的,為司馬之官。”
“有掌刑獄之事的,為司寇之官。”
“有掌管巫、史、祝、卜的,為儒者。”
朱標驚訝的道:“啊,儒生最早是掌管神靈祭祀之事的?”
馬鈺搖頭說道:“不,是儒者不是儒生。”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
“儒生來源于儒者和司徒之官,儒家就是他們建立的。”
“當時的官吏,祖上其實都是列國大貴族乃至國君。”
“只是因為血緣關系太遠,失去了封建的資格。”
“但他們又擁有貴族的身份,可以學習只有貴族才能學的知識。”
“而掌握了知識,他們就能去列國求職,當一名官吏。”
“專門替國君和大貴族工作,負責具體的事務。”
“這個群體當時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士。”
朱標這次沒有提問,而是奮筆疾書,將這一點給記錄下來。
馬鈺等他寫完,才接著說道:
“之前我說過,因為生產力的進步,導致西周的制度崩潰。”
“周天子失去權威,天下進入禮崩樂壞的局面。”
“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