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千秋】
“今后要姚大廚多多關照了。”
樓遠舟在吃完最后一筷子面條之后,滿意地摸了摸肚子,不用自己做飯真的香,而且還是高品質。
要說今天中午這頓飯,樓遠舟那是真的覺得很不錯。
海鮮撈面的面鹵子是真的將“鮮”這個字體現得淋漓盡致,不管是蝦仁還是海蠣子,一口一個不僅僅吃起來味道好,那口感也是各有千秋。
海琴作為沿海城市,海鮮資源是豐富的,特別是開海之后能吃到的就更多了。
只是現在是休漁期,就只能吃到一部分了,但不意味著不好吃。
此時的海蠣子雖然不是最肥的時候,肉質卻也算是飽滿,咬一口,能感覺到一點點彈彈的感覺。
若是在開海的時候,海琴市場上最便宜最多人買的除了最受歡迎的蛤蜊之外,海蠣子也是大部分人的摯愛。
至于做法更是五花八門,除了做成類似于海鮮撈面這種海鮮大雜燴之外,直接上鍋蒸熟吃的做法最為常見。
不需要什么特別的烹飪,也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法,就是直接一口大蒸鍋開蒸,蒸熟即可。
這蒸的過程中就能聞見海蠣子的鮮味兒,等蒸好了海蠣子殼對半這么一開,就能看見一大塊海蠣子肉出現在眼前。
若是能碰見那種肉質飽滿的,甚至可以看見外表帶著一絲反光,當真是有種發光的既視感。
至于之后出鍋的吃法那就略微有點不同了,有的直接就是米醋加上姜末這種簡單的料汁,吃的時候直接蘸一蘸,又肥又鮮嫩的海蠣子肉這么一吃,說是賽神仙有點過,卻也不會差太多。
有的則是愿意用姜末和小米辣在鍋里炒出香味后,加以生抽與蠔油增味提鮮,做的醬料是咸辣口,本身還帶著一點鮮味兒,再跟海蠣子這么一結合,那也算是鮮出花樣了。
不少景區或者廟會里售賣的蒜蓉粉絲蒸扇貝其實也有海蠣子的版本,都是同樣的做法,只是食材換成了海蠣子,價格立馬就提升了好多倍,基本上買一個的價格在開海的時候能開一斤帶殼的海蠣子,所以這種美食多半也只有游客會買。
倒不是說東西不好吃,只是相對來說這個價格或許自己做更合適。
當然,海蠣子既然好吃,那就不會只有清蒸的做法,跟豆腐一起燉湯也是個非常受歡迎的做法,經過處理的豆腐已經沒有了豆腥氣,跟海蠣子這么一結合,那絕對湯鮮肉嫩,豆腐里面吸收的鮮湯再加上滑嫩的口感,在家常菜里面廣受歡迎。
再來受歡迎的還有魷魚,那更是一年四季都能見到美味食材。
煎炒烹炸,還有街邊的燒烤大魷魚,那絕對是大街小巷都少不了的美食。
腌制過的大魷魚撒上孜然、辣椒面等調料,再用專門的燒烤炭這么一烤,滋滋冒油,香味能飄去二里地。
還有人只喜歡吃魷魚爪,雖然一根根不怎么粗,但那個吃起來艮啾啾的口感可不是什么都能比的,在嘴里嚼啊嚼的,既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