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攪勻后蓋上蓋子,中火開始燜煮個四五分鐘,開始收汁。
剛開始鍋里的聲音基本聽不見,過了一小會兒,滋啦聲越來越大,時間一到揭開鍋蓋,整個鍋里的顏色都是漂亮的醬紅色。
“真香!”
雖然這是樓遠舟自己做的,但是他也不得不感嘆,這肉跟蔥的搭配還真是絕妙,不僅不會讓肉香被覆蓋掉,反而更能激發其美味,很多美食若是少了蔥,雖然不至于說不好吃,卻也是遜色不少。
聞了聞香味兒,樓遠舟用鍋鏟給肉排翻了個面,然后蓋上蓋子繼續燜煮五分鐘。
而這個時候,正好就是炒制酸辣豆芽的好機會。
正式開炒之前要兌一碗料汁,一點點鹽、白砂糖、淀粉和味精,再倒上些米醋和香油,加入靈魂配料蒜末,這就齊活了。
米醋清澈的酸感正是酸辣豆芽的關鍵,如果換成陳醋那么味道就會變得不夠自然,太酸反而會讓味道變得帶著點苦澀,米醋的酸度和味道是剛剛好的。
起鍋,燒油,這鍋的溫度是一定要熱才能把豆芽炒得好吃,也不會讓鍋里出現湯湯水水的情況,不過因為家里終歸沒有餐廳的條件,所以控制下炒菜的量倒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等油熱了加入花椒炒香,花椒那種獨特的麻香味兒一下子就迸發出來,而且愈演愈烈,沒一會兒花椒就變得顏色深了不少,再扔進鍋里一把干辣椒段,頓時,又麻又辣的香氣撲鼻而來。
炒上一兩下,迅速把準備好的豆芽全部倒進鍋里,這開著大火的鍋頓時有種煙霧繚繞之感,噼里啪啦響聲不斷。
不少人喜歡在炒菜的時候掂鍋,似乎讓菜在鍋里“翻個跟頭”是個很酷炫的動作,但是在炒豆芽的時候卻是實萬萬做不得的。
原本就需要大火來炒制,一掂鍋,這鍋里的溫度就會降下一些,倒是不如用鍋鏟一直翻炒的效果來得好些。
隨著鍋鏟不斷翻炒,豆芽的顏色慢慢變了些,把剛才兌好的料汁往鍋里一倒,嘩啦!香氣撲鼻!
這時候掂幾下鍋,翻炒個幾下,出鍋。
【美食的交響曲】
剛出鍋的酸辣豆芽帶著令人垂涎的芬芳,米醋所提供的酸味柔和卻又絲毫不會顯得平庸,花椒跟辣椒的香氣與之結合,是意料之中的鮮香。
樓遠舟拿起筷子輕輕撥開豆芽,其顏色如琥珀一般晶瑩透亮,與暗紅色的干辣椒形成鮮明的對比,點綴起來倒也覺得分外好看。偶爾看到的蒜末全都隱藏在豆芽之下,顏色比起豆芽要淺上一些,蒜末所提供的香氣更是只此一家,不需要特別靈的鼻子也能輕易辨別出來。
這剛炒出來的豆芽看起來格外飽滿,與此同時也根根分明,完全沒有任何因為水分析出而顯得干癟的樣子,還沒有吃就已經可以想象其鮮脆多汁的口感。
此時盤子里僅有的一丟丟湯汁全部來自于料汁里的米醋,其顏色也干凈透亮,略微帶了一點點濃稠的感覺,正是好吃的時候。
“蔥燒豬排也好了。”
一轉身揭開另一口鍋蓋,一下子冒出的熱氣稍稍遮擋住了視線,鼻子倒是能聞見濃郁的香氣,那是蔥香跟肉香的結合,萬分誘人。
等熱氣散去之后,只見原本還較多的湯汁已經收了大半,濃郁的湯汁把豬排包裹得漂漂亮亮,綠色的蔥葉點綴其中,一下子就讓色彩豐富了些。
還有那咕嘟咕嘟的聲響,低沉又悅耳,絕對是獨屬于美食的交響曲,不驚艷,但經得住時間的洗禮。
“真香?!?/p>
樓遠舟一邊念叨著,一邊將豬排全都盛進了碗里,再連同剛剛炒好的酸辣豆芽一起端到了餐桌上。
一個人吃飯兩個菜就算是比較合理的了,兩大盤子絕對夠吃。
做了飯,這肚子聞著香味兒早就已經咕嚕嚕叫個不停了,樓遠舟趕緊又去洗了洗手,坐下拿起筷子就先來了一口酸辣豆芽。
盡管許多人對于豆芽的印象都是便宜,而且經常出現在各種餐品的碗底作為“充數”的存在,但其實只要烹飪方法得當,豆芽完全可以成為主角。
這剛剛炒好的酸辣豆芽剛剛入嘴,米醋的酸勁兒就上來了,但這酸得清爽,酸得明快,再加上花椒和辣椒的麻辣雙重組合,一下子就讓味蕾變得興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