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視線在偏廳巡弋,半晌皺眉:“人呢?”
門子進來一看,還坐著,連忙道:“坐著呀?!?/p>
來人這才認真地打量著面前的少年,玉色的直綴,腰束革帶,瞧著清瘦如修竹,一張臉卻粲然生輝,好看得緊。
“本官乃湖廣巡撫顧璘,偶然間看了你的詩,驚為天人,這才傳召你過來看,不曾想,你竟這樣年幼?!?/p>
他們那時候派人去找,就是將年齡鎖定在及冠后,覺得他少年書生意氣,不曾想,竟然是個半大小子。
“學生江陵張居正,拜見大人?!?/p>
張白圭俯身作揖。
他不疾不徐地文中樣子,更是讓顧璘露出一個溫熱的笑意。
“走,隨本官去書房?!鳖櫗U親切地打招呼。
而張白圭心中閃過顧璘的生平,世稱“東橋先生”,其年少成名,詩名盛傳,和劉元瑞、徐禎卿并稱“江東三才”,可謂名聲極大。
張白圭在心里總結,他的才華名聲比當官名聲要大得多。
心念電轉間,他跟上腳步。
顧璘很是高興,他剛被啟用,湖廣地區就出了這么個少年天才,帝師之才,他有心考校他。
在路上聊了幾句,顧璘便生出相見恨晚的感覺了。
他笑得十分快活:“小友,此生還能遇見你,真乃本官的榮幸,我愿折節相交,你不必惶恐。”
張白圭面上恰到好處地露出惶恐和感情:“學生見大人,亦覺心中親切?!?/p>
兩人寒暄著,一道往書房去,等打開門,張白圭不由得凝神,這書房很是秀雅,掛著名人的詩、畫,他一時鑒賞不了,但是能看出品質不俗。
顧璘笑瞇瞇地看著他,早在來時,采詩官已經告訴過他,這張白圭乃江陵神童,才貌雙全,雖然出自江陵小縣的村落里,但才華確實在。
顧璘原就喜歡那首詩的意境,見了他后,更覺欣喜若狂。
“此異人也。”他不住夸贊。
張白圭祖上,從開國至今,所有的底細都放在幾案上。
包括他每回考試的謄抄卷,能夠清楚地看到他的進步和變化,他整個人對自己的提升,一步一步,看得人心喜。
得知李士翱對他頗為推崇,他還不屑一顧,南蠻知道什么叫才學!
然而——
“我與林修然同朝為官多年,瞧著他高樓起,瞧著他樓塌了?!鳖櫗U嘆氣:“他怎么這樣剛烈,朝中有我、徐玠、何心隱、唐順之,徐徐圖之,怎么也有一席之地,他如今去了,我們倒活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