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休息了,但晚上沒睡安穩(wěn),趙曉青只當他發(fā)奮圖強,心想五班果然不好混,明里暗里寬慰了他幾句。陳琦原先還挺疑惑,后知后覺回過味來,她有閑心照顧他的情緒,想必家里的事的確解決了。
等到了一中,陳琦從包里拿出一袋橘子遞給她:“我爺爺讓我?guī)Ыo同學(xué)嘗嘗。”
陳琦怕她不要:“你別看皮青,挺甜的。”
趙曉青的嫉妒頓時煙消云散,王思齊還跟她顯擺呢,原來她也有份。
陳琦繼續(xù)說:“我一個人也吃不完,你喜歡就吃幾個,不喜歡就分給同學(xué),總比浪費了好。”
趙曉青當然喜歡,只是——“你自己呢?”
“包里還有。”
趙曉青過意不去:“你送我這么多,還替我背了一路。”
“小事,下次你有好東西也分點給我。”
“那肯定的。”趙曉青應(yīng)下。
陳琦見她領(lǐng)情,忍不住嘴角上揚,一顆心這才穩(wěn)穩(wěn)當當落了地。
趙曉青回班把橘子分給了鄰近的同學(xué),大家都說好吃,周媛媛最喜歡,拿的橘子也最多,而當她知道這是陳琦給的時,頓時綻開笑容:“他人真好,我去謝謝他。”
趙曉青被她一提才意識到自己連句謝謝也忘了說,然而周媛媛出去幾秒又折返:“算了,為這點小事找他,被他笑話……再說這是他給你的,我謝你就夠了。”
趙曉青察覺她的羞澀,想問些什么卻不知從何問起。周媛媛同樣看她:“你和陳琦一起上下學(xué),感覺你們很親近的樣子。”
趙曉青第一次聽別人用“親近”形容她和陳琦。這兩個字對她而言不無陌生,對陳琦應(yīng)該是稀松平常。她笑了下,沒有接話,周媛媛卻把她當成默認。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有人遲鈍,有人敏感,有人喜歡探案,有人喜歡腦補。
周媛媛嗅出不尋常,但沒有深究,只把話題繞到運動會上:“國慶回來以后再開,將近十天不用上課,感覺還挺爽的。”
她開始暢想不用待在教室的日子,趙曉青的表現(xiàn)卻很平靜。學(xué)習(xí)是一項既定的任務(wù),她只有在別人休息時才能拉快進度條,因此不管在校還是在家,她都做不到完全的放松。
長時間的緊繃其實挺危險的,當趙曉青自以為付出很多的努力而結(jié)果并不如意時,挫敗感會消滅她努力的動機,而她向來習(xí)慣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一旦環(huán)境改變,適應(yīng)力很差的她也可能遭到反噬。她曾經(jīng)短暫地反思過,成天以題為伍,不玩手機不追星,是不想還是不敢?一天三頓吃食堂,連外賣也不會點,是犯懶還是舍不得花錢?如果她到了一個沒有管束的自由環(huán)境,她會一如既往地服從和保持低欲望,還是會徹底解放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