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游拄杖站在門口,身后的棗紅馬馱著脹鼓鼓的被袋,上面掛著三花娘娘的褡褳、燈籠魚竿和斗笠,看起來挺大一坨,其實也算不得重。
再后頭則是朝向門口卻扭頭看身后的三花貓,燕子站在了院門的遮雨檐頂上。
“走吧。”
宋游道了一聲,拄杖而出。
棗紅馬三花貓都跟在他后頭,一個跨出大門,沉默寡言,一個跳過門檻,頻頻往后看。
“吱呀。”
院門關(guān)上了。
宋游將之鎖好,提著鑰匙,將手一舉,燕子便飛過來,銜走鑰匙,又飛回院子里。
隨即里頭傳來挪動石凳的聲音。
“撲撲撲……”
燕子很快飛了出來。
此時時間不早不晚,陽光斜著打下來,越過前面的瓦頂,在白墻上留下一道斜著的光,一夜霧濃,使得青石板有些shi潤,顏色略深。
巷子清凈,然而走出巷子,立馬便是熱鬧的陽都城大街。
宋游帶著馬往前走,沿江而行。
走過青石街道,與相熟的茶樓店家、認識的街坊鄰里、偶然遇上的李家廖家人一一打過招呼,走過畫石橋,踩過極樂神磚。
道人在橋上駐足,看了一會兒下邊江上的船只來往,青波流水,柳條搖曳,白衣公子站在船頭揮舞著扇子欣賞兩岸風景,婀娜貌美的琵琶女在身后抱琴彈奏著委婉的曲調(diào),不說其它的,光是這幅畫面便是絕美。
好一片太平盛世。
那橋下幾名釣者也早已經(jīng)認識宋游了,見他帶著馬、馱著大包小包還插著三花娘娘尋常用的釣竿,一副要遠去的架勢,不由伸長脖子,也想與那名常使他們汗顏的女娃打聲招呼道別,可卻沒有見到什么女娃。
眾人疑惑之際,一道小小的身影從底下一跳,跳上了石頭橋欄,伸長脖子把他們盯著。
毛絨絨,生得漂亮,毛有三花。
正如那身三色衣裳。
道人立在橋頭,與他們拱手。
貓兒亦抬起爪子招了招。
微風吹拂梅柳動,正是四月離別時。
貓兒一轉(zhuǎn)身便跳了下去。
道人也邁開了腳步。
走下橋頭,慢慢往城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