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宋游不由得想了想。
大晏官銀十兩起鑄。只取官銀,不取銅錢碎銀,一方面是方便攜帶,一方面也可以由面值來排除掉窮苦人家,是一種劫富濟貧的心態(tài)。
后面一條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別人報官。
江湖人講究是互相講究。
這年頭不比后世,平頭百姓尚且對官府信任度不高,江湖中人遇事更是有江湖中人自己的解決辦法,報官的話,會被同行恥笑的。而尋常富人既難以發(fā)覺自己竟是被這隔著兩丈遠的漢子偷了銀子,就算看出了,只要錢回來了,也會忌憚江湖人報復(fù),不會再接著報官。
其實風險已經(jīng)降到很低了。
再流動作案的話,風險就更低了。
不過宋游站在他面前,還是問了一句:“足下就不怕官府盤查嗎?”
聽見這話,中年人眼睛一瞇,刨飯的動作也頓了一下,抬頭盯著宋游:“道爺莫不是在與咱說笑?”
“我是好奇。”宋游表情一如往常,“足下變的就是這類戲法,若遇上有經(jīng)驗的捕頭,出了這檔子事,恐怕會第一個懷疑足下吧?”
“道爺被自己的所識困住了。在多數(shù)人眼里,這不過是掩人耳目的手法罷了,就算知曉其中有鬼,又有幾人能想到隔空取物呢?就算,就算有人能反應(yīng)得過來,我們早已離去。”
“原來如此,多謝指教。”
宋游若有所思,便答邊點頭。
“道爺可還有事?”
“那便告辭了。”
“道爺!”
宋游正待要走,又被那漢子叫住了。
卻是那漢子仍不放心,一邊打量著他,一邊問說:
“可不敢報官!”
迎著他的目光,宋游想了想,才點頭。
“好。”
這漢子很生動的告知了他,不要被所識困住。這漢子又是個講究的人,宋游雖不是江湖人,卻也愿意陪他講究一回。
這次就不報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