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淵點了點頭,道:“確實沒錯,很仁慈?!?/p>
“我只是見過他一面,說實話,他看上去不像是個帝王,就是個老頭兒,有點胖乎乎的,很看重自己的白頭發,總是笑瞇瞇的,嗜糖,在傳位給舜帝后,偶爾喜歡蹭吃蹭喝,偶爾的頻率稍微有點高,就是這么個人,和燭九陰關系也很好?!?/p>
“但是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后……”
衛淵聲音頓了頓,張開手,雜草飄落下來,道:
“堯帝親自誅殺了鼓和欽?!?/p>
飛御和武昱不敢置信。
衛淵道:“而且,將鼓的尸體埋葬在燭九陰所執掌的鐘山東面的懸崖里?!?/p>
“燭九陰一直在西北側外,主持著九幽幽都的萬物,而祂獨子的尸體就在東面高崖,只一回頭就能看到,堯帝就要讓燭九陰永遠記住,違背和眾生的契約,放縱獨子作惡的后果究竟是什么,帝者無情,卻也大愛眾生。”
“而自此,堯帝和燭九陰分道揚鑣?!?/p>
“這便是‘燭龍避堯日于幽都’的典故。”
衛淵聲音頓了頓:
他看著遠處,聲音溫和,卻仿佛穿透了漫長而遙遠的歲月,俯瞰過去:
“而這也代表著燭龍和人族的恩斷義絕,代表著,諸神終究將和人族決裂。”
“自此燭龍久居于幽都,而堯帝行走于人間?!?/p>
“終此一生,不復相見?!?/p>
“而共工撞不周山后,對于人族越發憤恨不甘,又在不周山沿途三千余里創造出諸多江河,后世水淹天下,終為禹王所制;在燭龍的這一段歷史之前,帝顓頊則因為共工恣意妄為,導致大片區域生靈涂炭,心中厭惡神靈,也終究立下了絕地天通的功業,名列五帝?!?/p>
“可以說,一飲一啄,都是定數……”
“有的時候總感覺,故事的結局是不是在一開始就已經確定了。”
飛御和武昱有些恍惚。
武昱下意識道:“您怎么知道地怎么清楚……”
衛淵回過神來,微笑道:“只是稍微知道一點點。”
那是歷史。
卻也是我的人生。
少年道人攤開雙手,溫和道:
“你看,我畢竟是這一座山的山靈,知道的東西多一點也很正常。”
“對吧?”
而背對著兩人,少年道人的嘴角朝著下面偏了下。
為什么那么清楚……
當然是因為,當初堯帝這事情,帶著了禹,而禹興沖沖地回家提起了正在捏陶器的淵的衣領子,把他也帶上了,而直接后果就是,堯帝誅殺燭九陰獨子,還把人家埋在家門口懸崖上的事情,被記錄在了山海經里。
‘其子曰鼓,其狀如人面而龍身,是與欽殺葆江于昆侖之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