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等艙餐廳場景的底盤安置在升降器之上。
升降器通過滑輪控制升降,就像電梯升降那樣,場景隨著液壓頂?shù)纳刀担?dāng)這一技術(shù)成功地應(yīng)用于餐廳的拍攝以后,《珍珠號》把它移植到了海灣的大船上,而海灣的大船實際上由三個分別獨立的部分組成,重量和餐廳的場景差不多,餐廳既然可以用,大船也可以用。
畢竟準(zhǔn)備了大半年時間。
這些技術(shù)方面的難題,百分之九十,都被洛遠(yuǎn)讓人給提前攻克了,而按照劇情的要求,斷裂后的船體,最終可以下降到約十米深的水中,完全被水淹沒,利用這艘大船,攝制組完成了放救生艇、乘客逃離珍珠號、一些人跳海,以及甲板上驚慌失措的人群等鏡頭。
值得一提的是……
模型大船的傾斜只有六度。
張偉是通過傾斜攝影機(jī)拍攝,才使輪船看起來傾斜得更厲害,洛遠(yuǎn)還準(zhǔn)備在事后為傾斜的鏡頭修改海平面,使水面保持水平,至于珍珠號沉沒以后,一些幸存者在水中掙扎的鏡頭,是在攝影棚水位比較淺的水池中拍攝的——
此時,最難的已經(jīng)不是演技部分了。
真正難的,是人的承受能力有限,無法長時間在冷水里待著,要知道,現(xiàn)在可是一月份,不再是炎熱的夏天,而水池雖然可以加熱,但熱水會散發(fā)出蒸氣影響真實感,所以水池中的水溫,雖然并非像真正的海水那樣冰冷刺骨,但也相當(dāng)?shù)汀?/p>
攝制組有一些志愿者在水中體驗溫度。
如果他們覺得堅持不住了,說明演員也難以堅持,就要喊停,這就導(dǎo)致,不少演員都打起了替身的主意,不過葉道明等幾位老師堅決拒絕使用替身,直接跳進(jìn)了水里,這讓其他有想用替身的大咖們暗暗咬了咬牙,決定也拼了,反正拍戲這么多年,他們吃過的苦,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甚至于……
還有演員表示,讓我在更冷的水里表演吧,這樣我可以真實地演出寒冷的感覺,劇組采納了這個建議,嘗試在更冷的水中拍攝,但大約拍攝了三四次之后,他們就改口了:
趕快把我從這冰水里弄出去!
我知道怎么演出寒冷的感覺!
好吧,說這句話的人,是美國一位號稱非常能吃苦,很喜歡體驗生活的演員,連他都堅持不住,更別說其他人,況且對于攝制組來說,水中的鏡頭要拍上兩個星期,而不是兩三天,溫暖一些的水可以使拍攝時間有保障,也可以讓這群演員的身體不要受什么風(fēng)寒,畢竟一個個都身價不菲來著……
拍攝。
如火如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