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外事紀律,不準的內容實在太多!
譬如,到了米國后,訪問團成員不得單獨活動這一條,趙無極就肯定不會同意。此時,趙無極也不知是哪個部門出了問題,竟然叫他來這兒“學習”,尼媒,俺當著省委主要領導的面,都沒有為華夏掃面子,難道還怕俺做出有辱國格的事?
“你覺得這些紀律不重要?”丁教授似乎和趙無極抗上了。
“丁教授,你講得非常重要!你剛才講了很多不準,下一步,我正洗耳恭聽,我們到了米國后,國家會準許我們做什么?”
“只要是集體活動,絕大多數事項都是準許的。至于到了米國的禮儀,我馬上就告訴你們。趙無極,你坐下吧。”丁教授說道,待趙無極坐下后,丁教授真的開始講禮儀了:
“同志們,米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我們到了米國之后,要虛心向米國人學習!雖然我們華夏素稱為禮儀之邦,但是,在待人接物的禮儀上面,我們也得向米國人學習,因為米國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他們的禮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為成熟的國家之一。”
“尼媒,遇到一個米粉。”趙無極聽到丁教授這樣說,就明白,這所謂的禮儀教學要走入正軌了。
“第一,在用餐上,米國人是用刀叉吃飯,左手叉右手刀,這個,大家可以這兩天好好練習一下,免費到了米國之后,不適應環境。第二,米國上流社會都是西裝領帶,你看你們的著裝,根本就不合適,呃,那個靠角的同學,你的領帶扎得太緊了,這邊這個童鞋,你的坐姿不對,不能翹二郞腿;至于趙無極同志,身著便裝,那就更不合適了。”
“尼媒!”趙無極很想罵人,但考慮到這個家伙年紀一大把了,還是算了吧。
“第三方面,就是語言了,這方面的禁忌特別多,稍不注意就要出錯誤,所謂的禍從口出就是這個意思。在這一點上,你們到了米國之后,一定要聽從領隊和翻譯的安排。
此外,就是你們到了米國之后,米國人可能語言上比較沖,或者比較驕傲,如果說了什么得罪華夏人的話,要多忍讓。譬如,米國人也許會問:你們華夏人現在還有長辮子沒有?你們只需要回答沒有就行了。因為很多米國人對華夏的認識還停留在滿清時代,如果與其爭辯,因為環境的因素,你們肯定爭辯不贏,從而極有可能造成更多的誤會。”
趙無極聽到這兒,實在忍不住了:“丁教授,你所謂的爭不贏,是指哪方面,是語言方面嗎?”
“語言是一個方面,最根本的則是國家整體發展水平的問題。我們國家貧窮落后,別人隨便拿個指標出來,我們都不是對手!”
“丁教授,我不贊同你的觀點!第一,我們是華夏人,為什么要用英語與米國人辯論?第二,華夏貧窮落后是真,但并不表示別人打我們,我們就不能還手;而且,我并不贊同你的整體落后就所有落后的觀點。華夏是有很多方面處于落后狀態,但這并不是不爭論的理由!”
“你,你,你怎么頑冥不化?我要向有關部門建議,此次,你不適合出國訪問!”趙無極幾句話就把丁教授的火給點燃了!
聽到老教授的話,有人開始偷笑。一來,趙無極說的有道理,二來,這里面的人,也有人知道此次的訪問團,其實是以趙無極為主的。這個老教授,怕是碰到釘子上了。
“丁教授,你是學什么專業的?看起來,你是在米國生活過一段時間,你能用英語與我辯論嗎?”趙無極最終還是沒有給丁教授難堪,而是用英語直接問道,他要讓老教授知難而退。
“用英語與我辯論,不要說我欺負你一個毛頭小伙子啊。”老教授這句,是用漢語說出來的,表示他是懂禮的,是趙無極在挑釁他。
“你知道,這次訪問團是誰建議組建的嗎?”既然這樣,趙無極決定不給老教授一點面子。
“這還用說,自然是華辦或國辦了。”老教授理直氣壯地說道。
“錯!這個訪問團,是我向中央提建議組建的!”趙無極決定一棍子把老教授給敲暈。
“啊?”丁老教授一聽,果然有些暈:“這,這,這怎么可能?”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