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有一類官員,曾經的革命意志最堅定,張口閉口都是“高舉”和“堅持”,但在打開國門之后,突然發現世界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于是,這些人又搖身一變,成了潮流的引領者,言必稱“國外怎么怎么”,外國的月亮也比華夏的圓,對倭人、米人極盡諂媚之能事。
方平就是這樣一個由過去的極左瞬間完成了右轉的人物。
按照國際慣例,商業投資合同之類的事,理當由政府與企業談判,三石株式會社來梓州投資,最標準的做法是政府相關部門出面接待、談判,在最后雙方簽字之時,市政府主要官員或一個副市長出面主持一個酒會就行了,壓根兒就沒你市委書記神馬事。
當然,不是說市委書記就不管了,而是市委書記只能作為“后臺”人物出現,而不能走上前臺,而三石株式會社只派了一個副總裁,就是商業談判技巧,副總裁談不好,還有總裁出面,總裁談不好,還可以由董事長出面,這樣,生意不至于談崩。
方平到好,在倭商考察團一到梓州,他就沖在最前面,事事親自參與,遇事就直接拍板,完全不給華夏方周轉余地,等于是雙方下象棋,梓州的老王一直暴露在外面,這有贏棋的可能性嗎?
而方平在面對倭人突然改變談判方向的問題上,沒有一點警覺性,渾然不考慮倭方這種變更后面的意義,不僅僅是能力不足的表現,而是因為他的屁股就坐歪了。
也許,有人會把方平這種行為正面理解為“重視”,或者再次一點的評價,方平這是在搶“政績”,但殊不知,在真正的政治家看來,方平這樣的人不但是丟了人格,而且還丟了國格。
市委辦主任余明剛得到方平的指示后,立即跑回自己的辦公室給趙無極打電話,方平指示是讓趙無極下午來,一般意義上講,下班之前都叫下午,但是,余明剛對趙無極的看法與方平一樣,你一個小小的鄉長,有什么值得驕傲的,總不可能讓市委書記坐在辦公室等你吧。
于是,他擅作主張,將“下午到市委辦公室”改成了“下午4點前準時到市委辦公室”。
余明剛擅自改動時間,這就引起了趙無極的“疑問”,進而在動身之前就開始發動自己的力量,對倭國考察團進行調查。
李少強接到女兒李蘋的電話后,微微有些走神,這算什么事啊,去倭國訪問就訪問吧,還要查別人的背景,難道對方會是間諜或其他什么人?
不過,他馬上想到,趙無極這小子不能以平常人論之,這家伙既然產生了疑問,說不定還真有問題。他看了看時間,估計省委書記柳伯益還在辦公室,便撥了一個電話過去。
柳伯益真還在辦公室,接到電話后,也是輕微地走了走神,這趙無極真是多事,叫你去訪問你就去吧,難道倭國人還有什么陰謀不成?但柳伯益馬上想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吳冕首長對趙無極特別關注,是不是應該給首長匯報一下呢?
首長前次到平原,說是來與省委主要領導談心交心的,但事實上每個省委領導最多與首長談了不到半個小時,而聽取胡永生對那小子的匯報,就花了一個多小時。
于是,柳伯益拿起一部保密電話,直接要了首長辦公室的電話。
電話很快就轉接到了首長的專用電話,而柳伯益以恭敬的口氣將趙無極反映的情況匯報了一番,并請求首長指示。
吳冕首長聽了柳伯益的電話后,好一陣都沒說話,估計也是在消化這個消息,要不是電話中還有電流聲傳來,柳伯益甚至會估計首長已經掛了電話。
幾分鐘之后,電話里終于再次傳來了首長的聲音:“柳伯益同志,你立即安排人對梓州市方面進行調查,他們是如何把倭商考察團與趙無極掛上鉤的,情況盡量了解得詳細一些。另外,你立即通知盧江的胡永生同志,讓他通知趙無極,在今天之內給我掛一個電話過來,我要聽他親口解釋。”
“是,首長。這就去辦,不,我親自去梓州了解情況。”柳伯益沒想到首長會這樣重視趙無極反應的事情。
首長幾分鐘的思考,與趙無極潛意識中覺得倭國人有陰謀實屬異曲同工。
首長首先考慮的是對趙無極的安排,四月下旬。華宣部、教育部、團中央等部門將聯合邀請“青年藝術家”、“青年科學家”趙無極給京都大學、京華大學、東復大學、西川師大等四所高校的大學生作報告演講,同時,華宣部與教育部將組織全國高校收聽、收看趙無極的演講報告。
為配合這次活動,中央準備公布趙無極的兩件事跡:
他主持指導的三零三相關技術小組,已經攻克了特種材料的幾大難關,其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制約華夏發展的特種鋼材、特種合金的局面將會得到徹底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