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的改革方案也是老生常談。黨委、政府之下,設立三個辦公室:
黨政綜合辦公室:負責檔案、保密、政策、宣傳、考勤、人事、工會、事務、文秘、機關后勤、接待、對外聯絡、設備管理、節假日值班安排等。一句話,黨政辦是為全體鄉干部服務的,工作的特點一是“雜”,二是“虛”,有點像“大管家”。
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鳳山鄉種植業、養殖業、多種經營、專業合作社、鄉鎮企業、個體私營企業、金融服務業之規劃與發展;負責鄉基本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之規劃與發展;受上級部門委托依法開展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與管理工作,經濟運行管理工作。上級部門要求的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農田水利、農業科技等,全部并入這個部門。
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民政、計生、衛生、教育、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社會救濟、養老、優撫安置、社會互助、移風易俗等工作。這個部門的工作也有兩個特點,一是“花錢”,二是“婆婆媽媽”。
這三個辦公室,從職能介紹來看,顯然人人都想進入經濟發展辦公室,分管或負責聯系企業以及專業合作社,油水大啊;另外,少數升官欲望較強的人,亦喜歡黨政辦公室,因為那兒是緊跟領導啊。而且,黨政辦事實上是“管人”的部門,而另外兩個部門卻是“管事”的部門,誰厲害,也一目了然啊。
改革方案批復到鄉上時,趙無極正在京都出差,因此,韋長青、甘霖等人急得不行,而李蘋則一句話,這事兒,等趙鄉長回來拿主意。急得韋長青差點罵娘,這樣的書記當得真輕閑啊,什么事都壓給鄉長,而工作業績不少一分。
韋長青和甘霖等人著急,就是因為人心思動,大家已經不安心工作,在區縣上有關系的,都去跑關系了,希望去好一點的部門,而且,打招呼的電話兩人分別接到了七八個,合起來,已經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關系戶”,這讓兩個主要負責的人心頭沒一點底。
“考試!全部拉來考試,想去黨政辦的,就考黨政辦工作常識;想去經濟辦的,就考經濟方面的常識,我們來個考試成績張榜公布,擇優錄取!”
“這個辦法好是好,可是考題呢?”韋長青問道。
“在我腦子里裝著呢。考試,理論知識占30,工作技能占70,都會在卷上反映出來。理論知識,我們為他們指定幾本資料,都是他們學過的;而工作技能,則以鳳山工作實際中所需要的技能為準。”
“好,我支持!”韋長青直接說道。
“好,我也支持!這些打招呼的,太煩人了!”甘霖還補充了一句。甘霖擔任黨委副書記、副鎮長,再加上人還年輕,而且趙無極上升勢頭明顯強勁,因此,他對趙無極的決定從來不會反對,他還想上進呢。
當天下午,鳳山鄉就貼著了關于三個辦公室將對其工作人員進行考試,并擇優錄取的公告。考試時間定于4月23日下午。尼媒,今天都20號了,快點看資料吧。
理論知識,主要以最近幾年一些重要的文件以及政策規定為準,趙無極不可能讓這些從沒進過大學門的人回答“什么是商品”之類的問題。
除了上面三個辦公室外,些次改革方案最大的則是“駐村干部”的設置。后世,我們的鄉鎮工作人員,白天在鄉鎮機關上班,晚上就開車回縣城瀟灑去了,至于下村,除非萬不得已,誰愿意下村啊。
趙無極方案下的“駐村干部”,到不是要求住在村里,與農民同吃同住;但是,駐村干部以“三人一組一村”的方式,該村的任何事情,駐村干部都要過問,但又不能干涉支書或村長的正當工作。其工作的主要方式為:調查研究、參謀發展、協助工作、訪貧問苦。
調查研究就是要全面而深刻地掌握村情,與農民群眾真心交朋友;參謀發展,就是做好村級經濟和農民致富的參謀與指導;協助工作,就是協助村社干部解決農村面臨的問題,爭取把一些可能激化的矛盾消滅在萌芽之中;訪貧問苦,就是要關心最貧困群眾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困難與疾苦,并協調村社組織甚至請求縣鄉政府,解決其面臨的困難。
因為有“方案優化”功能,趙無極這個方案在鄉政府討論的時候,大家就很驚奇,這趙鄉長腦子里到底是裝的啥,怎么這么復雜的問題都能想到?
譬如駐村干部的“小組”如何選擇?趙無極主張“自由結組”,即以副鄉級干部為“干”,另兩人為“枝”,自由組合,這樣,駐村干部內部就可達到高度協調。
這些“組”駐哪兒呢?并不由鄉黨委決定,而是“抓鬮”決定,大家憑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