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鳳山酒廠,之所以會做不起來,問題當然多多,其中市場定位就讓人哭笑不得,譬如,酒廠進了刷瓶、裝瓶機,這就說明這酒主要的銷售對象應該是在城市,因為城里人并不習慣打散酒喝,那個,太沒身份了。
但奇葩的是,鳳山酒廠卻把這些瓶裝酒擺到望坪、前山和鳳山的供銷社里賣,而同時又在銷售散酒。設想一下這種情形,既然散酒和瓶裝酒一樣的味道,誰還買你的瓶裝酒啊。因此,鳳山在最初半年賣出過幾萬瓶瓶裝酒后,基本就無人問津了。而這個時代的散酒,價格差異就一兩毛一斤,再加上酒廠稍為好一點,伸手的人又比較多,不做垮才是怪事。
因此,工業企業的產品定位問題非常重要,而這個定位則是建立在對市場的分析與認知之上,建立在生產廠家的實力之上。
姜學清自然沒有這種認知,但架不住趙無極是個重生者;鳳山酒廠也沒有實力,但趙無極卻很有實力,他給鳳山高、中、低三檔酒設計的酒瓶、商標等,本身就是一流實力甚至是超一流實力的表現;他拿出的釀酒秘方,同樣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酒方之一,甚至就是最優秀的沒有之一。
趙無極幾乎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就看市場是否接受了。
不過,市場的反饋效果非常好,還沒開賣就有人來下單了。
趙無極接到的第一個祝賀并下單的電話是趙老爸的。
“無極,你們那個鳳山佳釀不錯,昨晚我喝了兩杯,口感上不輸給那啥液,而且也不上頭,價格怎么樣啊?”趙德正顯然是來報喜訊的。送給縣府辦的兩箱酒,縣府辦的主任一數,剛好是每個縣長2瓶,然后還剩下4瓶,當然,主任自己沒忘了拿兩瓶,因為他也是縣政府辦公會成員之一,享受副縣有待遇的人。
“老爸,你覺得賣多少合適?”趙無極前世實際上也沒什么商業經驗,定價只是憑感覺而已。
“你們的酒沒名氣,雖然包裝非常漂亮,但如果讓我買的話,超過了20元,我還是會買那啥液喝。”趙老爸很認真地說道。他知道,他的話對兒子很重要,必須給兒子提供最準確的信息。
“那就對了。老爸,我們這個酒,在盧江的市場零售價不會超過15塊。”趙無極說道。
“哦,不超過15塊,那你周末回來時給家里買一箱回來。”趙老爸當即說道。
“好吧。老爸,我告訴你,如果從酒廠直接拿酒,是每瓶11塊,一箱是12瓶共計132塊。”趙無極這是一家人也要明算賬了。
“你小子,擔心你老爸不給錢是不?”趙德正說完這句話后,就掛了電話。
第二個電話則是縣委辦副主任陳立德打來的。陳立德也分到了2瓶酒,但陳立德不是來祝賀,而是直接要酒的,這酒是縣委書記胡永生打電話要的,說周末時讓趙無極帶4件酒給他,他準備送到省里去。
胡永生到鳳山工作后,想給省里的一些老領導送點盧江特產,但盧江除了鳳山的腌臘制品以及山珍略有特色外,并沒有其他好東西。而且,腌臘也好,山珍也好,每年也只能送一次吧,不可能次次去看老領導,都提著那東西啊。
再說,西川省的山區可不少,要說頂級好的山珍或腌臘,還真算不到鳳山這兒來。也只有趙無極這種人,才能把這些東西變得更值錢一些。
當然,鳳山的木雕和竹編確實不錯,但同樣的問題,不可能每次去領導家都送那個東西。
第三個電話則是縣府辦主任劉藝打來的。趙德正同志正分管縣府辦,但因為劉藝是個女同志,且年齡也40出頭了,中年婦女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趙德正回家時很少談起縣府辦的工作,而趙無極也不太喜歡劉藝那種臉色,整天都好像苦大仇深似的。因此,趙無極本該與縣府辦主任關系最好的,卻基本上成了陌路之人。
劉藝也是來要酒的,當然是安縣長要酒,目的與胡永生完全一樣。
在去縣城廣場舉行品酒大會之前,趙無極前后共接到7個電話,索要的酒高達25件,等于是頭批酒產量的75了。而這僅僅是領導要的酒,這個情況,讓趙無極奠定了酒廠的信心。
“熱烈歡迎各位領導來賓光臨鳳山佳釀正式發布暨品酒大會!”
“鳳山佳釀,絕世無雙!”
“鳳山出品,必屬精品!”
周末早晨8點,盧江廣場開始拉起了幾條大紅橫幅,一個高大帥氣的年輕人正指揮著鳳山鄉一班黨政干部擺弄桌椅、布置主席臺和群眾席。
在主席臺的右手邊,同樣有一排鋪著紅布的桌子,桌子上亦用紅布遮蓋著一些酒壇之類的物件,鳳山鄉政府、各機關單位、以及鳳山中心學校的20名年輕的女教師、女干部們,在費琳娜的帶領下,穿著統一的制服,xiong別“鳳山酒廠歡迎您”的授帶,笑意盈盈地站在桌子后面,等著會議的開始……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