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僅僅滿足于她作為一個“玩物”的身份。他在試圖讓陳然成為一個“只屬于他的“傾聽者、理解者、崇拜者”。
這是一種更高階的馴化。
“情感投資增加了?!?/p>
陳然下了結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終端的外殼。
“他開始把‘陳然’這個符號,納入他的所有物范疇。這意味著,這件所有物的價值,在他心里的權重提高了。所以,一旦發現這件‘珍品’有逃跑的意圖,他的反應,會比以前激烈得多?!?/p>
她的目光重新落回到那個緩慢移動的進度條上,它剛剛跳過50的刻度。時間還夠。
陳然繼續自己的分析。
“變量二,我自己。我為什么要跑?因為我知道,這種‘珍品’的待遇,是更精致的枷鎖。他今天可以因為高興,把你捧在手心;明天就可以因為厭倦,把你摔得粉碎。他沒有同理心,沒有敬畏,他的世界里只有‘我想要’和‘我不要’。他給的一切,隨時都可以收回,而我,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到這樣一個喜怒無常的人手里?!?/p>
陳然想起了自己的賬戶,那些靠著代寫、代考、甚至販賣抑制劑攢下來的錢,還有她未完成的學業。
那是她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抓住的東西,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
而現在,她花的每一分錢,都來自于沈柯。他用金錢給她編織了一張舒適的網,讓她逐漸喪失了捕食的能力。
再這樣下去,她會徹底變成一只被養廢的金絲雀。這是她絕對不能容忍的。
“所以,逃跑是必然的。那么,就該推演第三步了。如果我跑了,他會做什么?”
陳然的聲音壓得更低,眼神也變得幽深起來。
她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構建出一個清晰的、邏輯嚴密的流程圖。
第一階段:發現與封鎖。
沈柯回到家,發現她不見了。他不會驚慌,更不會悲傷。他的第一反應會是惱怒,那種被自己心愛的玩具不知好歹、冒犯了的惱怒。他會立刻動用沈家的力量。不到十分鐘,她的銀行賬戶會被凍結,所有合法的交通工具購票系統都會彈出她的身份警報。聯邦的網絡安全系統,在沈家的權力面前,就像一層薄紙。
第二階段:搜尋與定位。
沈柯會把她的影像資料和生物信息,分發給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帶的、最高效的“專家”。那些人不在乎法律,只認錢。他們會像獵犬一樣,循著她留下的任何一絲電子或物理痕跡,把整個聯邦翻個底朝天。就算她的“數字幽靈”能迷惑官方系統,但那些不擇手段的私人偵探,總有辦法找到蛛絲馬跡。
這是一個與時間的賽跑的比賽。她必須在他們找到她之前,徹底消失。
“最關鍵的是第三階段。如果,我被抓回去了呢?”
陳然問自己,然后,一個寒顫不受控制地從脊椎她的末端升起。
她睜開眼,看著屏幕上那個已經走到80的進度條,目光卻仿佛穿透了它,看到了某個可怕的未來。
沈柯不會打她,也不會罵她。那種方式太低級,也太不符合他的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