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確定了時代背景,許晚春的心情也沒能輕松多少。
按照歷史軌跡,自解放后,沒了兵荒馬亂,老百姓的生活相對安穩。
零星土匪,近幾年也會被徹底解決。
但這會兒真的很窮啊。
距離改革開放還有28年,想想就窒息。
突然,想起什么,許晚春猛地看向牽著自己的養母,幾次張嘴,卻怎么也喊不出一聲“娘”來。
許荷花只以為小丫頭走不動了,彎腰將人撈了起來。
許晚春索性跳過稱呼:“咱家有幾畝地???”
“2畝?!睉旰?,許荷花才反應過來,她摸了摸閨女已然光溜溜的小腦袋,笑著保證:“放心,養的起你?!?/p>
“是貧農嗎?”許晚春再次確認,實在是養母的三間瓦房,在一眾泥草房屋中太扎眼了。
許荷花:“是貧農你是不是想起什么了?”
許晚春呼吸滯了滯,然后摸了摸自己有些扎手的腦袋,裝傻:“不知道,腦袋里突然冒出來的。”
許荷花也就那么一問,見閨女精神頭還不錯,便沒多管,只是再次保證:“2畝地雖然不算多,但咱們這邊地肥,收成高,交了糧稅,緊吧些也夠咱娘倆吃了娘平時養養雞,織些布,屋后再種些高粱,總能活下去對了,有時間,還能再養頭豬,那樣一年的肉就都有啦?!?/p>
可這樣會很辛苦的,許晚春本來只是擔心成分問題,卻不想得了這么一番話
。
聽養母恨不能將自己個兒忙成陀螺,她心口酸澀,忍不住將疑惑問出口:“您為什么要收養我呢?”明明一個人能活的更輕松,明明沒有任何血緣關系。
“哪有那么多為什么?十里八鄉的,撿孩子回家養又不是啥稀罕事。”當然,許荷花沒說的是,她總覺得這孩子是老神仙指引給她的,之前打掃土地廟的時候,雖沒有出口許愿,但她心里頭是稀罕孩子的。
然后轉眼就撿了一個。
不用結婚,就能白得一閨女,還是在鐵蛋墳旁撿的,她自然樂意。
至于為什么不明說福氣這么難得,怎么能往外漏呢?
許晚春不知養母心中想法,真信了她的說辭。
畢竟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大多淳樸,歷史上更有“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托孤事件。
被收養,似乎真不算稀罕事。
之前是她后世心態,思路沒轉過來
=
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