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
燕王朱棣與道衍大師對面而坐。
朱棣含笑將一封書信遞給道衍:“這是右衛營傳來之信,你且看看。”
道衍接過信仔細地閱讀起來,片刻之間,已將信中的內容盡數掌握。
他本就是才智超群之人,片刻間不但洞悉了信件內容,還揣摩出了朱棣的心意。
“賀喜殿下,有幸得此賢才。”
朱棣放聲大笑,待笑聲漸止,又搖頭道:“這總旗,哼哼,我怎虧待過將士?竟拿我的軍需玩手段,還敢軍心,真是膽大包天。”
道衍深知朱棣并非因不滿而責備,燕王自有一番容人之量。
他微微一笑:“雖是大膽,但手段確實奏效,一番折騰下來,不僅化解了隊伍里的諸多隱患,還提升了士氣,稍加雕琢,此人定是良將之材。”
良將嗎。
區區右衛營,若能出一位良將,天下又有多少良將?
只可惜,偏居一方的藩王難以盡攬英才。
藩王。
朱棣忽然站起,走到窗前,面向南方眺望。
作為皇子,無法登基,難免心中郁結。
想到這里,朱棣苦笑著搖了搖頭,罷了,能馳騁邊疆,亦算無憾。
“大師,此法能否推廣至全軍?”
朱棣回過神來,轉向道衍問道。
道衍略一沉吟道:“還需謹慎,至少要制定更為周密的細則。”
……
右衛營加緊操練的將士愈發精銳,時光也一天天地接近年底。
經過先前的事,李武在隊伍中的威望日漸增長。
這段時間,他也常常找下級士兵閑話家常,關心他們的生活,有意展現親和的一面,并給予些許小恩惠,籠絡人心。
如今,下面越來越多的士兵對他心存好感,卻又不失敬畏。
在操練上,李武曾想過是否借鑒后世特種兵的訓練方式加以改良,但研究數日后,最終放棄了這個念頭。
后世許多訓練方法都建立在的基礎上,雖然可以強健體魄,但對于單兵的技能提升卻不如當前的方法。
當下因為是作戰,對槍矛刺殺、長刀劈砍的訓練尤為重視。
這日午時。
天氣更加寒冷,似乎不久就會下雪。
李武突然無比思念家鄉,不知張玉清是否知道休息,也不知老三是否還在房山,更不知小六是否想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