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放堂的邦邦邦聲響起,孫伯民領著孫山和德哥兒回家。一進到院子里,孫山喊了一聲阿奶。
黃氏慈愛地說:“山子,放堂了?今天學得還好嗎”
孫山倒了一杯水,慢慢地喝著,點頭說:“很好,阿奶,我去做課業了。”
黃氏抽出手帕,替孫山擦汗,溫和地說:“去吧,好好學。”
自從孫山上學,孫伯民把客房改造成書房,還特意去村里的孫木匠處打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
孫山把書和學習用品放下,攤開九宮格紙,直接下筆抄寫今天所學的新知識。
鄭夫子要求抄10遍。
由于一下午在學堂的小池邊練字,孫山自我感覺練熟了,可以直接寫在紙上。
每個字在規定的格子里,超出來,證明還不熟練。
孫山先把今天所學的用上京官話背一遍,等確定背熟了,直接攤開紙寫。
一邊默讀,一邊默寫。等寫夠十遍,才停筆。
又拿出另一張紙,把前天,昨天學的默寫。
寫完后,孫山滿意地點了點頭,練習了三天,終于能把每個字控制在格子里。
但這還是不夠,因為此時的格子是大格子,離日常生活書寫的還差很遠,更不用說要科考的字了。
孫山不泄氣,寫字,慢工出細活,需要時間沉淀,只能沉下心,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三字經》上的字,就算是繁體字,孫山也懂,所以可以先超前學。
上京話不會讀,沒關系,就用廣南話讀。
孫山想著過一段時間,一定要排個計劃表,把每天的任務排上去,按部就班地計劃學習。
如今才開學三天,多年不讀書,需要時間來調整,孫山還不習慣,打算給一段時間自己,收拾好習慣,重新讀書。
背了好幾句,等背熟了,就走到水井邊處,拿著石板練字。一邊寫一邊背,反反復復,直到確定會寫,才放下筆。
此時,孫伯民和蘇氏等人從田里回來了,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
吃過晚飯后,蘇氏和黃氏正給孫伯民收拾行李,明天就要去服徭役了。
谷雨用油紙包好米餅,又包好番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