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了最激進的方式
晚宴舉行的很熱鬧,只是唯獨少了劉紅。
李東沐和科技廳的領導班子一一敬了酒,也借著酒意說了一些工作寄語,整體來說,通過這個活動,李東沐的領導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對李東沐來說,酒局經驗和工作經驗同樣豐富,而且作為上級領導,在喝酒中并不會出現被灌酒的情況,即便只有他一人赴宴,科技廳的同志依舊被喝大了。
廳長徐光輝努了努嘴嘴沒有說出話,大概率是要說劉紅的事情。
李東沐拍了拍徐光輝的肩膀:“老徐,繼續加油干。”
流程走完,李東沐沒有待到最后,畢竟有他這個領導在,科技廳的同志們也放不開手腳索性先行離開了。
半斤酒水下肚,李東沐的頭腦反而越發的清醒。
坐在車上,望著窗外的霓虹閃爍,李東沐腦海中飛速思索著分管的工作,尤其是到任以來發生的種種。
“國資整改工作告一段落后,任務就沒有那么艱巨了,只需要抓好重點工作的監管和落實就行。接下來的重頭戲,還是招商引資,培育發展產業。”
關于企業的培育和招引,李東沐還是比較有心得經驗的,尤其是謀劃著發展“算力”產業。
這么多年來,李東沐總結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高地和洼地之間是可以轉換的。
就比如說,中北省,作為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難道就不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了么?某種程度上來說,制約因素也能成為制勝因素。
萬山省同樣如此,曾經的地理制約,如今反而成為了發展當下最流行產業的優勢。
“萬山省的未來,還是可期的。”
……
翌日。
李東沐如往常一樣晨跑、辦公。
除了指導國企整改工作亮點材料的撰寫以外,就是將重心放在招商引資上。
商務廳廳長安全偉和分管副廳長、相關處室同志坐在小會議室中,以投屏的方式,逐個分析報告著意向企業的情況。
這種形式對商務廳并不陌生,但是如此細致的匯報,還是頭一次。
李東沐干過市長,知道招商引資工作的“數字”含金量,對這個部門來說,招引簽約是主要任務,至于能否實質性落地,那就是發改、自然資源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責任了。
而這種責任的分工,也容易造成一種假象。那就是部門間的銜接不暢,以及單純的為了完成數字考核,而造成項目落地較少,對地方經濟的真實貢獻度就十分有限。
作為主抓這項工作的副省長,李東沐并不希望前期做了這么多努力,到最后卻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距離赴東部招商推薦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李東沐希望能夠將意向企業的真實需求再細化。在完成上級考核任務的同時,也能真正的帶動萬山產業發展。
從早上八點開始,不知不覺間,就已經討論了將近兩個小時。
每一個企業,李東沐都會進行點評,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abcd”四個等級的標注。
“安廳長,通過兩個小時的梳理,實際上具備簽約落地條件的,依舊是屈指可數啊。”
“我覺得還是要發揮一下地方商會的作用,并不一定都要在省會城市舉行嘛。”
“另外,前段時間說過的招商先遣部隊也都開始工作了吧,招商線索的挖掘還是要再加強。”
安全偉首次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原本以為挑選出的80家企業就足夠了,可是現在看來,至少要增加4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