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小了。”于師傅著實震驚,“水稻放水插秧到現在才多久?我瞅著比咱們湖里養上一年的都大。是不是有什么訣竅?”
徐茵笑而不答。
于師傅手指點了點她:“行,這是你賺錢的門道,我不問了。今兒個過來,真是特地給我送這些的?”
“是,但的確也有件事想托您幫忙?!毙煲鹨膊煌蜌猓苯颖砻髁藖硪狻?/p>
“借拖拉機?行是行,但要等農場的任務指標完成了才能往外借?!?/p>
這是一貫的規定,否則人人都去外頭掙外快了,農場的地誰來犁?
“要不,我幫您犁?只要完成指標就行了是吧?”
她犁得快,省時間,順便也想為自己賺點能量點。
于師傅笑了:“你愿意我是再好不過了。走,上我那兒坐坐,這西瓜也是你家種的?”
“是啊,我爹精心培育的,味道可好了,我敢打賭,農場的西瓜沒一個比得上我家的?!?/p>
“喲?口氣這么大?”
“不信您比較比較?!?/p>
比較的結果,自然是收獲了一批忠實吃客。
和于師傅一個辦公室的拖拉機手都圍過來,問徐茵她家的西瓜賣不賣。
當然賣了!
徐茵問于師傅借了張紙,記下了他們要的數量。
拖拉機隊一個辦公室,合計要了二十個瓜。
和于師傅約好,過兩天農場割完稻子就來幫他犁地,犁完借用一下拖拉機。
“對了于師傅,你們湖里有魚苗嗎?賣不賣?我家下季稻還想再養一批稻花魚,可魚苗還沒著落?!?/p>
于師傅幫人幫到底,帶她去了趟場長辦公室。
沒空手去,徐茵提來的魚和瓜,他分了一半送給場長。
徐茵心里記著趕明再給他補送一份過來。
農場場長正在接電話,對著電話那頭語氣沖得很:“優良品種?啥樣的才算優良品種?我們農場的瓜一直以來都是這個品種,你現在又說不符合,他娘的早干嘛去了……”
氣沖沖地掛了電話,場長平復了一下怒氣,才看向于師傅:“老于來了,找我有事?”
于師傅笑瞇瞇地遞上一支煙:“我這侄女想問問,咱湖里的魚苗賣不賣。我說這事兒以前沒有過,得問問您。”
“魚苗?那確實沒賣過。要魚苗干啥?是哪個村要開魚塘養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