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苗?那確實沒賣過。要魚苗干啥?是哪個村要開魚塘養魚嗎?”
“不是村集體,是家庭戶。”于師傅指指徐茵,示意她詳細說一說。
徐茵就說了稻花魚的養殖經過。
場長霍地一下站起來:“三個來月養到一兩斤?怎么養的?”
徐茵這回沒再瞞著,說了菜籽餅渣腐熟后做的新型魚食。
場長來了興致:“走!正好菜籽榨油后的餅渣還沒處理,你能示范一下具體怎么弄嗎?完了我親自領你去選魚苗。”
徐茵聞言,十分樂意地陪他去了倉庫。
好幾麻袋的菜籽餅渣,原本都是留著漚肥給田地施肥用的。
徐茵教他們怎么腐熟、和麥糠、麩皮攪拌的比例。
“三天后就能撒給魚吃了,魚很喜歡這種飼料,拿去釣魚的話,一釣一個準。”
“好好好。”場長高興地拍拍徐茵的肩。
他聽于師傅介紹才知道,徐茵原來就是去年勞動節讓他蝕出五斤豬肉的拖拉機犁地小能手,也是合作單位——六中,近兩年來
八零極品小姑子(44)
“品學兼優,巾幗不讓須眉!”場長朝徐茵豎起大拇指。
“走!這就帶你去選魚苗。我這批魚的祖宗,當初是從各地魚塘精挑細選來的,代代繁殖才有現在滿湖的魚,從來沒往外賣過苗,你是第一個。不過我說話算話,你要多少我都給。”
就是給的有點心疼。
因為徐茵要了一千條。
她打算三畝水稻田來平均分這一千條,剩下那畝稻田留著備用。萬一魚得了病,需要隔離開來養呢。
場長心疼歸心疼,還是兌現了他的承諾。
不過,他也在想:家庭戶都在稻田里養殖稻花魚,農場那么多水田,何不試一試呢?
而且聽徐茵說,水稻田不僅能養稻花魚,還能養螃蟹、黃鱔。
六月黃螃蟹最應景。
還有稻魚共生的水稻,稻穗結的特別好,既大又飽滿。
這要是養殖成功了,不僅多收獲一批魚,水稻畝產還能增個一兩百公斤。
徐茵離開前的一番話,讓場長豁然開朗。
他回到辦公室,低頭寫了一份計劃,寫完松了口氣,抬頭看到地板角落的大西瓜,笑著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