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用為什么嗎?那姚廣孝就是個和尚,說破天了能有什么本事?如果他真有本事,那為什么還窩在天界寺當個小小的和尚?”
朱棣一副你沒我懂的表情,給朱雄英一本正經地解釋道。
“可那是陳先生親自推薦的人選啊。”
朱雄英對陳平頗為信任,認為是他的選擇,定然是沒錯的。
“陳先生再厲害,也不能事事算盡,依我看,這姚廣孝要么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和尚,要么就是一個居心不良之輩。”
朱棣以一副聰明人的口吻如此說道。
“四叔此言何解?”
“小雄英啊,你聰明是聰明但就是太年輕,心眼太小,不知道這世道的人心險惡,你想想看一個有本事的人卻甘愿隱姓埋名,肯定是有大的圖謀啊,否則他又何必學這些本事?老老實實讀自己的經文不就行了?”
朱棣煞有介事地解釋道。
聞聽此言,朱雄英也稍稍理解朱棣的思路。
“原來如此,還是四叔考慮周全。”
朱雄英雖然理解,但是回答不置可否,明顯還對朱棣這一套理論秉持懷疑態度。
“總而言之,我們重點的把握還是在陳先生身上,那個姚廣孝才是備選!明白了嗎?”
“明白了。”
叔侄倆一番交談,最后朱棣也沒有要求朱雄英回去寫作業了,兩叔侄一起朝天界寺趕了過去。
天界寺。
此處位于應天府聚寶門外,傳承悠久,自從道衍主持任職以來,香火越發鼎盛,香客來往絡繹不絕。
朱棣和朱雄英一路走來,看見的也是一副熱熱鬧鬧的景象。
其他的香客想要去寺廟燒香拜佛還需要排隊,可朱棣與朱雄英身份尊貴,哪還需要排隊浪費時間?
“來,你去跟他們寺廟的和尚說一下,讓那道衍和尚來見我。”
朱棣懶得去找這什么姚廣孝,亮出身份讓和尚們給自己和朱雄英安排一間安靜的偏殿,就吩咐手下人去做事。
禪房內,一名身穿黑色僧袍的和尚一只手正捧著一本典籍翻看,另外一只手則是敲打著木魚,發出咚咚咚的輕響。
可他所看的典籍卻不是什么佛教經文,而是道家經典《道德經》!
就在此時,禪房外傳來小沙彌的聲音:
“主持,燕王殿下來到天界寺,請您過去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