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刑部和京都府便立刻針對科舉舞弊一案進行了調查。
很快,大批官員接連落馬。
刑部大牢的審訊手段可不是假的,這些犯案之人大多都是文臣,沒幾人能夠扛得住嚴刑逼供。
隨后幾日,越來越多的涉案官員被緝拿歸案,其中官職最高者有戶部和禮部兩位侍郎。
兩人便是當時那屆科舉的主副考官,而最大的幕后靠山自然就是三皇子凌皓。
“混賬!簡直不知死活!”
“堂堂皇子,竟然敢參會與科舉舞弊,還是拿得臟銀的一個。”
養心殿中,景帝怒不可遏,一連摔碎了好幾只青花瓷茶盞。
“立刻下旨,凡參與此次科舉舞弊案的官員,三品以上的全部抄家,誅三族,三品以下的流放千里,女子充入教坊司,其后代子嗣永不錄用。”
景帝怒聲下旨。
但整個圣旨之中,卻并未提到對三皇子凌皓的處罰。
負責辦案的刑部尚書和京都府尹自然不傻,皇帝既然沒有提及,那這些重罪自然只能由兩位侍郎承擔了。
反正這兩位已經被誅三族,再多加一個主使者的罪名也不算什么。
“陛下,貴妃娘娘求見。”
正這時,門外太監匆匆跑了進來,跪地啟稟道。
景帝眉頭一皺,知道這是來給凌皓求情了,便冷聲道:“不見!讓她滾回去。”
太監嚇得一哆嗦,趕緊領命,躬身后退。
隨后幾日,貴妃每日都來養心殿求見,但都被景帝直接下令趕了回去。
至于凌皓,這次算是徹底觸怒了景帝,一直被關在天牢,吃盡了苦頭。
景帝下了死令,沒有他的旨意,誰都不允許探望,這讓貴妃一度哭暈過去。
就在科舉舞弊一案如火如荼的時候,一封來自北真的國書徹底把這件事給壓了下去。
北真毀約了!
郝林等使團回到北真后,北真皇帝不僅沒有履約,反而給大景來了一封國書。
國書中先是怒斥大景比試作弊,厚顏無恥,而后直接放出狂言,要讓大景交出凌風謝罪,不然就要在十五日之內攻下京都。
此戰書一出,朝堂上頓時掀起了一陣求和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