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養其豬?!薄耙蝗艘回i,一畝一豬?!薄鞍沿i升到六畜之首,不是‘馬、牛、羊、雞、犬、豕’,而是‘豬、牛、羊、馬、雞、犬’。我舉雙手贊成,豬占首要地位,實在天公地道?!边@些樸素的語言,是偉大領袖的最高指示。
五十年代,養豬作為六畜養殖之首在全國推廣,有很深的考慮。一頭豬就是一個小型有機化肥工廠,而且又有肉,又有鬃,又有皮,又有骨,又有內臟,還有豬腳。出口豬還能換回鋼材和農機!為什么不大養特養呢?報紙上刊登的一首小詩可以證明:
養豬妙!
豬哥渾身寶!
皮大衣,骨熬膠,毛刷癢癢撓。
豬粑粑?菜園樂彎腰!
養豬妙!
領導規劃高!
一畝地,配一寶(豬),
千斤糧?小目標!
養豬妙!
舌尖上的榮耀!
紅燒肉,燉蹄髈,小炒香飄飄,頓頓有絕招!
養豬妙!
人手兩頭剛剛好!
國家樂,集體笑,腰包鼓鼓跳。
“豬躍進”就轟轟烈烈開始了,萬頭豬公社、千頭豬大隊、百頭豬小隊層出不窮,在各種比學趕幫超中,養豬場的規模由小到大,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后,基本上實現大虧本,又慢慢變小,恢復原有規模。
養豬大運動偃旗息鼓了。
但這一次可不一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催生了這一次的大隊養豬熱!
豬,可是生存剛需!面黃肌瘦的人們對肉食有著天然的渴望。
如今日子紅火,糧倉富裕,褲兜有點閑錢,自然不能一年到頭清湯寡水,得吃肉!
私人養豬后,雖然可以賣到豬肉的機會多了,但豬還是那么緊俏,一家有豬百家求的景象不少見。想吃肉?提前跟豬主人打好關系!“留五斤好肉!肥的!”“我兒子尿床,豬脬(據說可以治療小兒尿床,補腎)可得給我留好了!”……往往豬還沒殺呢,每個部位都有主了。
百十來斤的豬,賣不完?不存在的,即使是那些零零碎碎邊角料,也是大塊肉的搭頭,配貨,一樣能賣出好價錢。要是不配貨?不好意思,大塊肉您也買不到。
這么旺盛的需求,大隊養豬場膨脹了。今年養了兩百多頭豬娃子!爹利用自己在大隊的些許話語權,一錘定音,把這香餑餑給菊花拿下了。她要成為一名飼養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