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這是因為明煤中蘊含硫黃,硫黃一旦進鐵水,煉出來的鐵便會極脆,容易碎裂。”
聞言,阮明再次解釋道:“之前也有工匠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一直沒有辦法徹底解決。”
聽到阮明的話,朱厚照陷入了沉思,阮明話里的意思很明顯,有人研究過,而且也有了效果,但沒有太過深入的研究,至于為什么沒有深入研究,那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沒有好處。
他之前讓人了解過兵仗局最近幾十年來的研發(fā)進度,因為天下承平的原因,哪怕是研發(fā)出了新的火器,也基本上都沒有獲得什么嘉獎,所以也就沒有人愿意投入精力去研究新的技術(shù)了。
“你組織人手研究一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思索了片刻后,朱厚照開口說道:“若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鍛造出更好的鐵,朕便封你為工部虞衡郎,其余人等一律賞銀五百兩,匠籍轉(zhuǎn)為民籍。”
在這個時代,沒有什么比官位更吸引人了,阮明本身是從九品,再過幾年就能晉升正八品的所丞,差不多算是走到工匠這個職業(yè)的巔峰了,再上已經(jīng)無路可走了。
因為兵仗局屬于內(nèi)監(jiān)匠官,并不是朝廷傳統(tǒng)的三司六部官員,再往上根本無職可升,因為兵仗局的管理階層分為宦官和六部兩套監(jiān)工體系。
按照大明律,阮明這種內(nèi)監(jiān)匠官想要再往上升,那就只有把自己的子孫根給斷了,加入宦官這個系統(tǒng),才有可能升到正四品的掌印太監(jiān)。
而工部虞衡郎不一樣,工部虞衡郎的正式名稱是工部虞衡清吏司員外郎,這是正兒八經(jīng)的從五品官員,六部官員之一。
當(dāng)然了,想要讓阮明進入工部,難度也同樣難如登天,畢竟按照大明律,六部堂官必須科甲出身,否則便是違背祖訓(xùn)。
不過這個問題不能不解決,因為想要讓科技萌芽,那就只有從根本上改變工匠的地位才行,畢竟這個時代講究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想當(dāng)官的話,那就只有讀儒家經(jīng)典,參加科舉考試。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稍微聰明一點的,基本上就投入了儒家這個大染缸,不可能去學(xué)什么手藝,所以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只有讓工匠也有出路,才有可能讓科技萌芽。
“臣遵旨!”
聽到朱厚照的話,阮明只覺得自己仿佛被一塊天大的餡餅砸中一般,連忙跪倒在地,連連磕頭。
“平身吧。”
朱厚照擺了擺手道,腦海中則是想著該如何讓文官們同意這件事,要知道這相當(dāng)于在挖儒家的墻角,所有官員都不會善罷甘休的。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編外的臨時工,在后世,這臨時工可是萬金油,哪里有坑就往哪里填,他相信那些文官會松口的。
因為多一些官位的話,得到最多好處的還是那些文官,畢竟誰沒個門生弟子什么的,而且科舉難考,也不是每個人的后代都是天才,能夠從科舉這個修羅場殺出一條血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