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一聽,激動不已,當下都忘記再吩咐人去找林含嫣了,只轉(zhuǎn)頭與銀霜說道,“快,快,你跟我去前廳接人!”
那管事嬤嬤見狀,心一橫,二話不說也跟上了阮氏的腳步。
今日宋府送喜,大門本就敞開著,宋思遠便是一身風塵仆仆,策馬直入中庭
阮氏姍姍趕到,隔著廊柱看到先一步得了消息的宋濂已經(jīng)站在了正門口。
宋思遠看見宋濂,縱身下馬以后便跪地叩拜。
“爹,兒子從營州回來了,只是快馬加鞭也沒趕上妹妹出嫁,還望爹爹勿怪。”
想宋思遠在離府的時候,和宋濂是鬧了個不歡而散的。
可是父子倆哪有什么隔夜仇啊,兒行千里之后,宋濂很快就把那些罅隙拋之腦后了。
再加上宋思遠此番趕赴營州賑災,乃是奉皇命而行,救百姓于水火,功在社稷。
滿朝文武得知后,誰不交口稱贊一句“小宋大人忠良仁心”?
便是圣上,也曾在早朝時親口對宋濂夸贊過宋思遠,稱他是“國之棟梁”。
而此刻,宋府前廳賀客盈門,眾人見宋思遠風塵仆仆歸來,頓時如眾星拱月般圍攏上來。
這個贊他“愛民如子”,那個夸他“鞠躬盡瘁”,倒似要把這多日來積攢的贊譽,一股腦兒都傾倒在宋府的前廳之中。
那些溢美之詞不絕于耳,比那檐下懸掛的喜綢還要鮮艷奪目。
況且宋思遠在營州賑災救命,領的是皇命,干的是事實,旁人歌功頌德還來不及,便是宋濂身為父親,又豈敢對兒子擺半分臉色?
“各位謬贊犬子,謬贊犬子了!”
宋濂聽了耳邊如潮水般的贊譽,只覺得臉上鍍了一層耀眼的金光,高興得連嘴都差點合不攏。
宋思遠見狀也是連連作揖道謝,又順勢見縫插針地往里走。
宋府門口頓時被來往的賓客堵了個水泄不通,宋思遠左右賠著笑,余光一抬,終于看到了姍姍趕來的阮氏。
“娘!”宋思遠亦很激動,越過人群朝著阮氏走去。
眾賓客這才稍稍識相地往邊上退開去,但周遭的竊竊私語聲依然此起彼伏。
“遠哥兒!”阮氏上前就拉住了兒子的手,激動地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以后說道,“你瘦了。”
宋思遠靦腆一笑,說了聲“還好”,方才抬起頭看向了周圍,小聲問,“娘,嫣娘呢?”
跟了一路的管事嬤嬤聞言,立刻擠到了前面,抓著宋思遠的衣袖道,“大少爺,少夫人她不見了!”
宋思遠臉上的笑意全凝結在了嘴角。
他立刻皺著眉問嬤嬤,“什么叫少夫人不見了?”
“就是”
“嬤嬤,嬤嬤大太太,少少夫人她找到了!”
正當嬤嬤想把事情的原委再重新和宋思遠說一遍的時候,不遠處竟傳來了小丫鬟的呼喊聲。
宋思遠循聲看去,只見滿院搖曳的紅綢中,一臉慘白的林含嫣正跌跌撞撞地向著自己疾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