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負手而行,一雙細長的眼眸打量著園內景色,唇邊帶著一抹溫和的笑意。
撒改和阿布罕兩位景廉大姓的頭人跟在后面,后者附和道:“永平郡主天生聰慧才情不凡,難怪陛下對她青睞有加?!?/p>
景帝順勢打趣道:“聽說你家老三當初頗為中意永平?不知現在可曾放下了?”
自從慶聿懷瑾十五歲之后,很多年輕的景廉貴族子弟便對她起了傾慕之心,為她爭風吃醋大打出手者亦不在少數,阿布罕自然知道這些年輕人的胡鬧故事,因此心里也不慌亂,笑道:“陛下,臣家老三都已經生了一雙子女,哪里還會放不下當年的事情?!?/p>
景帝本就只是隨口說說而已,繼續邁步前行觀景,似乎興致盎然。
撒改和阿布罕對視一眼,都能看出對方眼中深深的不解。
世人大多不知,大景天子不但擅于治國,領兵打仗的才能更加出眾,只因慶聿恭這些年表現得足夠出色,景帝才沒有過多地直接插手軍事。
撒改等大頭人都經歷過二十年前的伐齊之戰,自然清楚天子在兵事上的手腕,原本以為此番天子御駕親征,不說親臨戰場指揮大軍,至少也會展現他當年的用兵之奇,讓齊軍狠狠吃幾個苦頭。
更不必說景軍在西線先失一陣,三萬兵卒戰死,主帥兀顏術及十余名將官成為齊軍刀下亡魂。
當務之急理應是立刻予以還擊,提振己方軍心士氣。
然而景帝只是讓慶聿恭接手西線大軍,又讓溫古孫和善陽各領一軍進逼定州,此外便沒有其他動作,只來到南齊的舊都游覽景致。
難道說十多年沒有親自指揮過大戰,讓天子心中的刀生了銹跡,還是前年那場驚人的刺殺導致天子精力不濟?
只是從這些天天子的興致來看,又不像是傷重難愈的狀態。
壓著滿心的不解,撒改和阿布罕跟隨著天子來到園內一處水榭風亭。
景帝在石桌邊落座,望著面前一池清水,淡淡道:“撒改?!?/p>
“臣在?!?/p>
“這次朕沒有讓你親自領兵,心中可有不滿?”
“陛下,臣豈敢心懷怨望?”
撒改那張老臉顯露出幾分尷尬的神色,繼而賠笑道:“此戰關系重大,陛下各種安排自然是出于通盤考慮,若需要臣領兵之時,臣定會竭盡全力。”
景帝微微一笑,道:“那你說說此戰關鍵之處在哪?”
撒改早年間倒也是敢于沖鋒陷陣的悍將,但是自從他爹去世,將輝羅氏積攢了幾十年的精兵悍將交到他手上,幾次獨當一面都沒有撐起局面。
譬如當年滅趙之戰,景帝原想給這個北院元帥一次揚名的機會,結果撒改遲遲沒有取得決定性的戰果,反而鬧出三萬精兵被趙國八百死士殺退的笑話。
若非如此,景帝也不會啟用慶聿恭為三軍主帥。
此刻聽到天子問策,撒改本以為是又要被敲打一番,不過待他看見天子淡然的目光,忽地反應過來,于是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臣只有一些淺薄的見識?!?/p>
景帝頷首道:“但說無妨?!?/p>
撒改心中一松,斟酌道:“齊軍固然先勝了一場,但是沒有改變兩邊兵力的懸殊差距,因此臣覺得南齊依舊會采取堅守之勢,利用城池攻守消耗我軍兵力。臣斗膽妄言,此戰關鍵在于誘使齊軍主力出城,與我軍來一場光明正大的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