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女們個個云鬢高聳,珠翠環(huán)繞,臉上掛著矜持而又疏離的微笑,眼角的余光掃過殿內(nèi)那些布衣荊釵的平民女子,毫不掩飾其中的輕蔑。
為首的,是壽康侯的親侄女,李嫣然。
她自幼飽讀詩書,在京中素有才女之名,對此次“女科”,她本是不屑一顧的。
在她看來,這不過是皇后娘娘為了抵制太后選秀,弄出來的拙劣把戲。
今日前來,一是為姑祖母撐場面,二是想看看,那位皇后究竟能鬧出什么笑話。
待宮人將密封的試題卷分發(fā)下來,李嫣然施施然地揭開封泥。
只看了一眼,她那張維持了半日的端莊笑顏,便瞬間僵在了臉上。
她身旁的那位堂妹,更是低呼一聲,險些將手中的筆桿都捏斷。
周遭的貴女們,有一個算一個,表情皆是從從容不迫,迅速轉(zhuǎn)為錯愕,再到難以置信的呆滯。
只見那雪白的宣紙上,沒有她們爛熟于心的詩詞歌賦,沒有風(fēng)花雪月的琴棋書畫。
只有兩道用朱砂小楷寫就的,冰冷而又現(xiàn)實的題目。
“案例一:去歲冬,內(nèi)務(wù)府采買處上報,為各宮采買御寒用上等銀霜炭共計十萬斤。然據(jù)六司用度總賬,各宮實際接收,不足七萬斤。請問,其中至少存在幾種中飽私囊之手法?并擬定一份章程,用于追索虧空,懲辦罪奴?!?/p>
這程?更是無從下筆。
還未等她們從第一題的沖擊中回過神來,第二道題,更是讓她們?nèi)鐗嫳摺?/p>
“案例二:宮規(guī)第三十七條,‘宮人非奉旨不得私相授受’。然查,尚食局宮女與長樂宮太監(jiān),常以‘食水剩余’為名,交換情報,結(jié)成派系。請問,此舉是否違背宮規(guī)?若你是掌刑女官,當(dāng)如何處置,既能瓦解其私黨,又能殺雞儆猴,還不至于引發(fā)大范圍動亂?”
這哪里是在考校女紅才情。
這分明是在考校為官做宰的權(quán)謀心術(shù),是在拷問最陰損毒辣的整人手段!
殿內(nèi),死一般的寂靜。
方才還滿臉優(yōu)越感的貴女們,此刻一個個臉色煞白,或低頭咬唇,或茫然四顧,平日里引以為傲的端莊儀態(tài),早已蕩然無存。
汗水浸濕了她們精致的妝容,顯得狼狽不堪,丑態(tài)百出。
與她們的坐立不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殿內(nèi)另外一些身影。
那些出身宮女,或是來自市井的女子,在最初的震驚過后,眼中卻漸漸亮起了光。
她們或許不懂風(fēng)月,卻日日夜夜在現(xiàn)實的泥潭里打滾。
這些題目,對她們而言,不是考題,是她們曾經(jīng)、或正在經(jīng)歷的,血淋淋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