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阿染是老天做媒,天長地久的妻妻
阿娘?善解人意的好兒媳,及時發問。
林春蘭壓低了聲:柿子不熟的時候就能摘,鳥雀糟蹋得少,咱們若是自家種柿子
謝韻儀眼眸睜大,滿臉贊賞的看著林春蘭:阿娘,你可真是太聰明了!阿娘給咱家尋了一條發財的路!
林染:現在天氣涼,柿餅封在陶罐里,能存放到年節之后。周邊縣城、府城都能賣。
林春蘭高興得找不著北,這么大的家業,都是孩子們掙來的,她當阿娘的又驕傲又心虛。
現在可好了,她也想到賺錢的法子啦!
林秀菊受到啟發,目光炯炯:那是不是板栗,金櫻子,拐棗,咱都能種?
林春蘭一拍巴掌:哎喲,老屋那邊還有三顆杏子樹,四顆桃子樹呢,明兒我就去挖回來種下。
謝韻儀提醒她:還有好幾窩姜呢。
燉肉加了姜,味道能好上一大截。
林染:明年春天,我進山尋尋,有合適的樹苗就帶回來。只不過,樹苗長到結果,至少得三四年。山里的樹,結的果子也不會太多。
林秀菊:三四年結果,結的不多也值,白來的呢!咱們多多的種!阿染不是有五畝荒地還沒養好?咱干脆不養地了,就種樹。
謝韻儀:阿娘阿媽說得對!種樹總比種莊稼輕松些。而且,種莊稼若是天時不好,辛苦忙活幾個月,也會顆粒無收。
農人種地,想要風調雨順,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太難了。
欽天監有記載,一個縣多數時候,三年五年就會鬧次災。不管是旱是澇,莊稼都會減產。若是遇到大災,收獲的莊稼,還沒有撒下的糧種多。
報到國君那里,每年至少有二三十個縣城受災,只不過各縣災情不一而已。年成不好的時候,甚至能多到五六十個縣受災。
林春蘭:可不是嘛,靠地里那點出息,咱家累死都蓋不上一座磚瓦房。
這些日子,林染和謝韻儀帶回來的板栗,和山里野果制成的糖,打開了林春蘭新世界的大門!
種一年地的出息,比不上山里一個月摘野果制糖,或是賣板栗得的銀子多。
也比不上阿染一個月,從豆腐生意里分到的錢多。
林春蘭現在覺得,家里之前窮成那樣,都怪自己腦子不好使,只知道一門心思盯著幾畝地。
在女兒兒媳這,處處都能賺到銀子!
一早感慨完,地還得去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