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奶說:
“世人總以為,懶便是不好了。”
“橫豎不過兩種罪名:一是無能,二是怯懦,仿佛這世上的活計,生來便該搶著做的,不做,便是罪過。”
“所謂的勤勉,其實不過是旁人想讓你多做些她好少做些的夸贊罷了。”
“又不是不會做或者怕做,我只是純懶得動彈。”
“你也別太勤快。”
“這人世間吶,少了誰的奔波,太陽也都照樣東升西落。”
盡管這樣,許易水還是養成了勤快的性子。
因為她想讓阿奶、娘親、阿娘還有姑姑都能少做一點,卻也能過得很好和很舒坦。
所以便想著自己多做一些。
水缸是大青石的半圓形,邊緣還能看見開鑿的痕跡,里里外外都落滿了一層厚厚的灰垢,缸沿還有一圈黑色的污漬。
先用笤帚將缸里的落葉和灰掃除,再淋上水,整體都泡上一遍。
一桶半的水便沒了。
鍋里也燒開了。
祖姑奶奶領著許易水去糧倉拿米糧,舂好的大米、玉米碎還有粟都用小布袋子裝了起來,看上去要比灶臺之類干凈很多。
祖姑奶奶要煮雜糧大米飯,許易水沒讓,只說晚上喝點稀粥就不錯,門口地里的菜都長得很好,脆嫩脆嫩的,簡單炒一下加點鹽巴就很香了,還帶著些微的甜。
燕郊后山許易水的晚飯吃得很香,金麟臺里后殿的蘇拂苓卻是連晚飯都吃不下。
冬風寒涼,燭光搖曳,將深夜的金鑾殿映照得忽明忽暗,殿內伺候的只留下了一個蓮心,可八仙桌上,精美的菜肴已然涼透,蘇拂苓甚至都沒有抬手動過一雙象牙筷子,垂著眸不知在想些什么。
看著桌上擺著的兩雙筷子,蓮心在心里暗罵御膳房沒眼力見兒。
“陛下,”蓮心滿臉憂慮,低聲勸道,“您已經大半日不曾用膳了。”
“若是餓壞了身子怎么行。”
還是晨起上早朝前吃的那碗雞蛋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