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赤狗日,忌拜年宜晏游。
殘雪未消,風還是冷的,卻裹了化雪的清氣,不再似臘月刀割般的凜冽。
泡子河兩岸已開始活泛起來,人人臉上都帶著過年醉飽后的慵懶——有貢院出來的青衫書生,有前往呂公祠求簽的婦孺,有沿河采忍冬藤的道童,有已經迫不及待開張營業的商賈,而這其中也包括了玉城名下的生意。
但作為老板本人,玉城卻是歇在家里,皺著眉頭,吃了兩口三雄舍不得扔的剩菜。剛好四寶來了,還帶了個姑娘。玉城趕緊讓他們上桌,幫忙打掃剩菜,自己坐在旁邊,皺著眉頭陪他們說話。
之所以皺眉頭,是因為四寶和小姑娘帶了一大堆瓶瓶罐罐過來,便是他們前些時日在京城各家胭脂鋪子、香料店調查的收獲——大年初三就不讓人消停了!
小姑娘名喚清芬,倒是聰明伶俐,想來應該也是郡主從西安精心挑選帶過來的陪嫁丫鬟之一。十六七歲的年紀,身量未足卻已見玲瓏,梳著雙鬟望仙髻,鬢邊斜插一支點翠蝴蝶簪;柳黃比甲下露出一截水紅衫子,像雪地里蹦出朵山茶花。三分潑辣,七分俏麗。
四寶根本也不懂,說不上話也插不上嘴,只顧著悶頭吃,剩菜都不夠他吃的,三雄還得下廚再做兩個新的。清芬小嘴兒叭叭的不停,這家怎么好,那家怎么香,咱家怎么不行。。。她口中的咱家便是郡主開的那個用來傳遞消息的胭脂鋪子!
眼前的東西實在太多,清芬又實在太能說,玉城根本聽不進去,也記不住。終于等清芬的嘴停了,玉城方才說道:
“容我細細研究這些東西,你們兩個,再加上你師父,三日后來找我,我再跟你們細說!”說完便抱著一堆東西回房躲清靜去了。
第一日,玉城先不看那些東西,只是望著天發呆,想到了什么便寫寫畫畫記下來。
第二日,玉城便一個一個研究那一堆瓶瓶罐罐,嗅一嗅,抹一抹,涂一涂,自己的手上、胳膊上滿了,就拉三雄過來一頓招呼。
第三日,崔琰過來拜年了,順便探望母親——因為崔琰倒插門上了岳丈家住,為了照顧方便,崔母便也搬過來泡子河這邊居住,大家一起鄰居也熱鬧一些。
二人自打崔琰九月份結婚起,便沒有再見過面,生怕人多眼雜,影響到了崔大人的清譽。
玉城只是客氣地問了一句嫂子怎么沒過來一起?
崔琰嘿嘿一笑:“如你所愿。。。她已有身孕。。。兩個月了。。。在家靜養呢。。。”
玉城先是高興地恭喜,又皺起了眉頭:“你們才成親也沒多久,這就兩個月了?”
崔琰又是一笑:“不都是你教的嘛。。。只要在床上喂飽了,就賢惠恩愛了。。。所以成親之后日日不停。。。這就懷上了。。。”
玉城哈哈一笑:“你們可真恩愛啊!”
崔琰臉色微微一紅:“還好。。。還好。。。夫人總是笑我身上比他還白還嫩。。。所以有一多半也都是她主動的。。。”
“誰主動都好,是不是像我說的,只要一懷上了,就顧不上管你了?”
崔琰搖了搖頭,說道:“我這夫人哪都挺好,就是醋性極大,生怕我有別的女人。。。即便是現在不能房事了,也要時時抽查我的功課。。。”
“抽查功課?”
崔琰訕訕一笑,手上比劃了一下擼一擼的動作。
“哈哈。。。哈哈。。。嫂夫人防你防的可真緊啊。。。”
“她不但防的緊,還總時不時地試探我,問我要不要納個妾。。。”
“你咋回的?”
崔琰馬上利落干脆地說道:“當然不要啦!我就要守著她和孩子好好過日子,永不納妾!”
“她倒信?”
崔琰嘿嘿一笑:“信不信在她,反正說肯定是要這樣說的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