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升堂不是例日開堂,屬于額外之案。
因此公堂案前沒多少人圍觀,魚莊上的幾個工人都帶到了堂上。
趙翠花和趙大貴等人何時上過公堂,王成與劉嬸等平時也是平民百姓,就連上戶籍都沒到過縣里,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里正和鎮長了。
張和戴著官帽一上堂,眾人就已嚇得雙膝癱軟在地,伏在地上,不敢抬頭。
劉清、何研、任氏、辛蘭見到縣令坐穩,才施然下跪行禮。
王成十分后悔,他只是想讓趙大貴被趕出去,從沒想過要讓他被抓上公堂!
大家都是十幾年的鄰居了,平時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這下他告狀,害得趙大貴上公堂,怕是出去了趙家人會恨死他們家。
張和坐下前也已想好怎么判了,說實話,若非看在那盤珍珠頭面的份上,他還真不樂意加案,來的路上他也聽師爺說了,好像不過就兩條魚的事情。
這樣的事,也就打個十幾板子,甚至莊子里自己私下行個板子,他都能睜只眼閉只眼。
“堂下之事,本官已有所耳聞,盜魚者趙大貴,因私下捕撈東家魚苗,判行大板十二。”張和連問都沒問,打算速戰速決。
“上官且慢!”何研出言阻止,“草民是魚莊前院掌事,名為何研,請大人看這賊子趙大貴所盜之魚,聽小民陳情后再做判決。”
隨著何研話音落下,辛蘭捧出盒子,盒子下墊著厚厚的一層套著棉絮做的錦包。
她打開盒子交給一旁的師爺,待看清盒子里的碎冰,江震與張和俱是一驚!
這是何等奢侈!
兩條已經被開膛剖肚的一掌大小的黃色小魚躺在冰盒之中,魚眼還未泛白。
“大人請看,這并不是普通的什么鯉魚、草魚魚苗,而是今年三月初在海邊捕撈的黃花魚魚苗!”何研擲地有聲,聽得江震與張和心驚肉跳!
“什么!這竟是海魚?”江震沒忍住,震驚出聲。他仔細看了又看,真是從未見過,連忙端給了縣令。
“海魚?還是黃花?”張和看著盒里的小魚,他只聽說過,但從未吃過。
“從前,本官在書中讀過……這海魚捕撈,保之活性,極為難得,竟然還能養育起來……這黃花魚,連本官都是第一次見到……”張和輕輕聞了聞,從昌康鎮到這里,這魚被冰塊保存完好,竟然連一點腥臭都沒有!
他突然想到楊凝之前邀請他去莊園做客……一時間他心頭搖曳起來。
“不錯,這正是海魚,想必大人也知道,海魚捕撈困難,運輸至內陸更難,要將魚苗運至,再養活,更是難上加難!此魚是小苗是便一條貴為半金之數,何況是養至如今大小!此魚一斤大小就可出池,在濟南府與京師河間府,素有一兩黃金一兩魚之稱。”
何研恨恨地剜了一眼跪在地上幾欲昏厥的趙氏夫婦,“草民斗膽,十幾杖,不足平!”
張和沉吟了一下,贊同道:“你說的有理。此物價值已過千文,按律,杖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