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種下的棉花冒出了嫩芽,嫩黃的,像撒在地里的星星。
黃寧蹲在田埂上,看著農夫用小鏟子小心地給棉苗培土,指尖忍不住碰了碰那柔軟的葉片。
那個曾是扒手的鐵匠也來了,手里拎著個小水壺,給棉苗澆了點水,“將軍,這玩意兒真能長出像雪一樣的東西?”
黃寧笑了,“等秋天你就知道了,到時候用它做棉衣,比麻布暖和十倍。”
鐵匠咧開嘴,露出兩排整齊的牙,“那我得多打些收棉花的工具,省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黃寧點點頭,目光移到不遠處的瓜田,西瓜藤已經爬得老遠,圓滾滾的小西瓜藏在葉子底下,像一個個害羞的胖娃娃。
守瓜田的老漢正坐在棚子底下編草繩,見黃寧過來,連忙起身,“將軍,這西瓜長得旺,估摸著再過一個月就能吃了。”
黃寧拿起老漢編了一半的草繩看了看,“您老這手藝,編些小籃子給孩子們裝東西正好。”
老漢眼睛一亮,“可不是嘛,我正琢磨著編幾個,給學堂的娃娃們當書包。”
從瓜田回來,路過紡織坊,聽見里面傳來“哐當哐當”的聲響,黃寧推門進去,只見織錦匠的兒子正教幾個姑娘操作新造的織布機。
那織布機是商隊從南方帶回來的圖紙,工匠們照著做的,比原來的效率高了不少。
“這機子織出來的布,又快又密。”織錦匠的兒子臉上帶著自豪,指著一匹剛織好的粗布,“做軍裝正好,耐磨。”
黃寧摸了摸布面,確實結實,“不錯,讓裁縫鋪的人來看看,要是合用,就多造幾臺。”
走出紡織坊,看到前太守的女兒帶著幾個姑娘在曬草藥,架子上擺滿了各種顏色的草葉,空氣中彌漫著清苦的香氣。
“這是剛采的金銀花,曬干了能治感冒。”她拿起一串黃色的花朵給黃寧看,陽光照在她臉上,細小的絨毛都清晰可見。
黃寧湊近聞了聞,“味道很清爽,看來今年的收成不錯。”
她點點頭,“山里的草藥多,就是采起來費勁,有幾個姑娘不小心崴了腳。”
黃寧皺了皺眉,“下次讓士兵跟著去,山路不好走,多個人照應總是好的。”
她“嗯”了一聲,臉頰微微有些發紅,低下頭繼續翻曬草藥。
商隊頭領從城外回來,風塵仆仆的,見到黃寧,立刻迎上來,“將軍,南邊的鹽運回來了,這次分量足,夠全城用半年的。”
黃寧很高興,“太好了,讓官倉的人仔細清點,按戶分發,別讓奸商趁機抬價。”
商隊頭領笑著點頭,“我已經安排好了,還帶回了些南邊的新茶,味道很特別,將軍要不要嘗嘗?”
黃寧擺擺手,“留給老書生吧,他懂這個,我喝白開水就好。”
老書生正在國子監整理新抄好的書,堆得像小山一樣,見黃寧進來,連忙招呼,“黃將軍來得正好,你看這些《農桑輯要》,抄好了幾十本,正打算派人送到各鄉去。”
黃寧拿起一本翻了翻,字跡雖然不算工整,但很清晰,“辛苦先生了,這些書對農夫們來說,比金銀還貴重。”
老書生嘆了口氣,“就是師資不夠,很多地方沒人教,農夫們識字不多,看著費勁。”
黃寧想了想,“讓那些太學的學生輪流去鄉下講學,每月去一次,既能幫到農夫,也能讓他們多些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