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江樓矗立在南京城外獅子山上,俯瞰長江,是達官顯貴宴飲的絕佳去處。陳豫之站在樓前,手心滲出細密的汗珠。今日這場鴻門宴,將決定他的生死存亡。
陳公子來得真早。
一個溫和的聲音從身后傳來。陳豫之轉身,見是一位五十余歲的官員,面容清癯,三縷長須飄灑胸前,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
下官拜見李大人。陳豫之深施一禮,故意讓懷中密信露出一角。
李邦華目光如電,立刻注意到那封信:陳公子懷中何物?
啊,只是些瑣碎筆記陳豫之佯裝慌亂,信卻不小心掉在地上。信封上赫然寫著周侍郎私通清國事幾個大字。
李邦華臉色驟變,俯身拾起信:這是
大人恕罪!陳豫之連連擺手,這信不是下官的,是今早在路上被人塞
進來說話。李邦華一把拉住他的手腕,快步走入閱江樓。
頂層雅間內,李邦華仔細檢查信封火漆,確認未被拆閱后,才小心拆開。隨著閱讀,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陳公子,這信從何而來?
陳豫之按照柳如是教的話回答:今早路過烏衣巷時,一個蒙面人塞給我的。說是關乎國家存亡,務必交給清正大臣。
信中是周延儒與清國使者的密談記錄,內容涉及割讓遼東、互市貿易等大逆不道之事。陳豫之雖未看信,但從李邦華鐵青的臉色判斷,內容必定極為致命。
此事還有誰知道?李邦華緊握信箋。
除了那蒙面人,就只有大人您了。陳豫之低聲道,下官不敢妄言,但周大人近來對下官頗為關注,不知是否與此有關
李邦華眼中精光一閃:本官明白了。陳公子且安心,此事我自會處置。他將信小心收入袖中,對了,聽說你改良的火器很得孫傳庭賞識?
略通皮毛而已。
國家正值用人之際,陳公子大才,必有用武之地。李邦華意味深長地說,近日少出門,靜侯佳音吧。
離開閱江樓時,陳豫之長舒一口氣。第一步計劃成功了,現在只需等待李邦華對周延儒發難。他摸了摸懷中的燧發短銃,決定繞道秦淮河畔回府——那里人多眼雜,萬一遇襲也好脫身。
夕陽西下,秦淮河上畫舫如織。陳豫之沿著河岸漫步,警惕地觀察四周。行至一處僻靜河灣時,背后突然傳來破空之聲!
他本能地向前撲倒,一支弩箭擦著發髻飛過,釘在前方柳樹上。三個黑衣人從樹叢中躍出,手持鋼刀,呈品字形包圍而來。
陳公子,有人花錢買你的命。為首者獰笑,識相的就乖乖跟我們走一趟,還能留個全尸。
陳豫之冷汗涔涔,右手悄悄摸向懷中短銃:幾位好漢,要錢好商量
少廢話!黑衣人揮刀逼近,把火器圖紙交出來!
果然是周延儒派來的!陳豫之假裝害怕后退,實則暗中扳開了短銃的擊錘:圖紙在在我懷里,我這就拿
電光火石間,他猛地掏出短銃扣動扳機!
砰!
震耳欲聾的槍響驚起河畔飛鳥。為首黑衣人胸口綻開血花,不敢置信地低頭看著自已的傷口,緩緩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