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右下角那個小小的黃色閃爍,凌晨的技術支援中心,我放下剛歸檔的文件,光標移到那個狀態標識上,‘7號溫控試驗臺’。
記錄顯示:03:20:15,狀態異常(代碼:e-107),持續08秒。
不是誤報?e-107,設備內部溫度傳感器通訊短暫中斷。這玩意兒,說大不大,溫控精度要求是高,但08秒……能影響啥?
電話直接撥到設備維護值班室。“維護組,小王。”
“小王,我是技術支援中心孫琳。剛系統記錄,7號溫控臺,03:20:15,e-107報警,持續08秒。”
“后臺日志顯示什么了?”我問道。
電話那頭傳來敲鍵盤的操作音。“稍等,孫姐……查到了。”
“日志記錄:主傳感器通訊丟包一次,確實是08秒。”
“備用傳感器即時補位,溫控曲線沒斷,波動在允許范圍內。報警閾值設得敏感了點吧?”
“波動值多少?”我追問。
“呃……最大偏離設定值03攝氏度,瞬間的事兒,馬上就拉回來了。”
“設備現在運行狀態全綠,穩定得很。”
小王的聲音帶著點兒被吵醒的含糊,“孫姐,這種瞬時丟包,以前也有過,可能是線路輕微干擾?”
“重啟下設備通訊模塊就好了。現在半夜,要不明天一早處理?”
“瞬時丟包,波動03度,設備記錄在案了嗎?”我手指點著桌面。
03度,對精度要求極高的材料試驗來說,不算小數目,哪怕只有一瞬。
“啊?設備運行日志里沒自動記這種瞬時波動細節,只記了異常報警事件和恢復。”
“溫控數據流倒是連續的,要看具體數據包才能拉出那零點幾秒的偏差。”小王解釋道。
“明白了。這樣,小王,把這次報警事件按規程錄入維護日志,時間、代碼、持續時間、初步判斷都寫上。”
“明天第一件事,帶工具去7號臺現場,重點檢查主傳感器連接線纜接口,有無松動、氧化跡象。”
“設備運行日志里沒記波動值,但數據流里有,對吧?”
“把03:20:15前后一分鐘的溫控原始數據包,完整導出備份到指定安全服務器,我這邊做一次冗余存檔和分析。”
“啊?孫姐,就這08秒的事兒,還要導數據包?”小王的聲音透著驚訝,“那數據量不小啊,就為這點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