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天,白富美室友就聯合全寢逼我簽下“消費aa協議”。
“你一個窮鬼,別想著蹭我們的,寢室里的一張紙、一度電都得算清楚!”
甚至為了“公平”,她買來高精度電子秤,要求我將每日垃圾按人頭稱重計費。
“正好讓你見識下我們的消費水平,免得你以后出去丟人!”
可當月底賬單出來后,她們傻眼了——
1
“簽吧,林默。”
喬溪然將一份打印好的“寢室消費aa協議”拍在我桌上。
另外兩個室友,張蔓和李薇,一左一右地站在她身后。
“溪然,別這樣,都是一個寢室的。”我試圖講和。
“一個寢室才要算清楚。”喬溪然抱起手臂,下巴微揚,“我爸從小就教育我,親兄弟明算賬。我用的東西都是最好的,你消費不起,我不想以后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了和氣。”
我來自一個偏遠小鎮,靠著國家助學金和獎學金才踏入這所名牌大學。而喬溪然,開學第一天就由司機送來,光是行李箱就有七八個,全是奢侈品牌。
協議條款嚴苛到離譜,不僅水電網費平攤,連公共區域的衛生紙、垃圾袋都要按使用次數記錄。
最過分的是,她還買了個高精度電子秤放在寢室門口。
“每天出門前,把自己的垃圾稱重,月底按重量結算垃圾處理費。”喬溪然宣布這條規則時,臉上帶著施舍般的笑容,“放心,垃圾袋的錢我們三個人出,算是我們對你的照顧了。”
張蔓和李薇立刻附和:“是啊林默,溪然都是為了我們寢室好。”
最終,我還是簽了字。
協議簽訂的第二天,喬溪然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她和朋友在外面吃了頓人均上千的日料,回來時,包裝精美的餐盒隨手就扔在了公共區域的桌上。
醬汁和油漬很快滲了出來,在桌面上留下不少湯湯水水。
“林默,你不是最愛干凈嗎?順手收一下。”她說完,就扭著腰去浴室洗漱了,留下滿桌的食物垃圾。
我沒說話,默默地戴上手套,將那些垃圾分類裝好,然后拿出抹布,仔仔細細地把桌子擦了三遍,直到能照出人影。
晚上十點整,我們四個人的手機同時“叮”地一聲,收到了一條推送。
是一個名為“絕對公平”的app自動安裝并啟動了,界面簡潔,直接綁定了我們的學號和校園一卡通。
喬溪然突然尖叫一聲。
“憑什么扣我五十塊錢?!”
“喬溪然,扣款50元。”
“林默,到賬50元。”
“張蔓,扣款0元。”
“李薇,扣款0元。”
喬溪然沖到我面前,舉著手機質問:“是不是你搞的鬼?這什么破app!”
app界面上自動彈出一條語音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