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臣深知,龜船真正的優勢,在于其堅固的防御。
只有拉近距離,才能抵消對方火炮的射程優勢。
命令艱難地傳達下去,殘余的高麗船隊鼓起最后的勇氣,頂著倭寇猛烈的炮火拼命劃槳,試圖靠近倭國艦隊,展開他們擅長的接舷混戰。
然而,倭國海軍豈會讓他們如愿?
海部義久在旗艦上看得分明,嘴角的獰笑更甚:
“傳令,各關船全速脫離接觸,保持距離。”
“打旗語,命令鐵炮船出擊!”
倭國關船本就比笨重的龜船靈活迅捷,得到命令后立刻憑借速度優勢,如同滑溜的泥鰍般,輕松地與試圖靠近的三國船隊拉開了距離。
同時,數十艘體型更小、速度更快的小早船,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群,從關船的縫隙中靈活地鉆出,飛速撲向因陣型散亂的三國船隊。
每艘船上搭載著十數名鐵炮足輕,手中握著倭國產的火繩槍,遙遙向船上瞄準。
龜船上的高麗士兵見狀,驚恐地大叫:
“火槍,是火槍!”
那高麗士兵曾經見過奉國的火槍,而倭國鐵炮雖然和奉國的火槍有細微差距,但外形還是大致相同的。
砰砰砰——
鐵炮的射程和威力不如奉國的燧發槍,但在這個距離上,足以形成致命的壓制火力。
密集的鉛彈如同冰雹般潑灑在龜船側翼,射擊孔附近木屑紛飛,試圖從射擊孔向外射箭的弓弩手瞬間被撂倒。
甲板上準備接舷的士兵更是被壓制得抬不起頭,倭國鐵炮手訓練有素,采用輪射戰術,火力似乎連綿不絕。
指揮官躲在女墻后面嘶吼:“還擊,用弓弩還擊啊。”
士兵絕望地哭喊:“大人,夠不著啊,他們的鐵炮打得比我們遠!”
射程的代差,在這一刻成了無法逾越的鴻溝。
高麗士兵只能龜縮在相對堅固的船體后面被動挨打,眼睜睜看著那些靈活的小早船繞著他們游弋,不斷噴射出奪命的鉛彈,收割甲板上暴露的生命。
戰場邊緣,濃霧深處,飛剪船‘海東青’號。
這艘線條流暢、速度極快的奉軍帆船,如同幽靈般靜靜漂浮著,時刻與喧囂血腥的戰場保持著安全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