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晗連忙起身還禮。
目光在觸及華蘭的瞬間微微一滯,溫聲道:“華蘭妹妹別來無恙。”
華蘭眼波流轉,眉梢都帶著歡喜。
老太太看在眼里,忍不住笑道:“瞧瞧這兩個孩子,倒像是戲文里唱的才子佳人。”
“母親說的極是!”
“前兒我姐姐得知我們盛家覓得佳婿,那話里話外的酸勁兒別提有多大了,簡直能腌一缸子的酸菜。”
王若弗眉飛色舞的說著,眼下還帶著幾分得意。
這么多年下來,她總算是揚眉吐氣一回了。
老太太慢條斯理地撥弄著腕間的佛珠,意味深長道:“康家如今大不如前,咱家倒還算順遂,她心生羨慕也是常理。”
“怕就怕在,你們姐妹間將來因這些事情而生出嫌隙。”
老太太早就看出王若與性子睚眥必報,氣量狹小,最看不慣旁人比自己好。
當年盛纮舉家外放偏院之處時,每逢年節,她可沒少明里暗里的出口譏諷。
反觀王若弗,雖沖動易怒,嘴上沒個把門,可最是心軟純善,縱使給她把刀,也斷不會想到取人性命上去。
盛家但凡換個大娘子,林噙霜都沒法蹦跶這么多年。
王若弗蹙了蹙眉頭,臉上笑意漸漸收斂。
“母親想多了吧,我姐姐她不至于如此,前兒還說想來給您請安呢。”
話雖這么說,可她眼神卻有些飄忽不定,顯然自己心里也沒底。
當年王若弗出生時,恰逢王老太師被外放至偏遠苦寒之處,條件尤為艱苦。
便把王若弗寄養在經商的叔叔家,只帶了長子王衍和長女王若與。
商人家不大講究禮儀規矩,叔叔嬸嬸又沒有親生女兒。
一家子都把王若弗視為掌上明珠,變著法兒的哄她高興,幾乎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直到十歲那年。
王老太師政績斐然,功成名就的調任回京,這才把王若弗接回家中。
王家老太太看著知書達理,嘴甜貌美的長女。
又看了看言語舉止粗俗,整日嘰嘰喳喳個不停的小女兒,心里更偏向誰也就不言而喻了。
當初盛老太太去王家提親時,原本是奔著嫡長女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