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驕陽正盛,蟬鳴聲里,李宅門前忽然傳來“咯吱咯吱”的車輪聲。
李黃氏剛給最后一位病人開完方子,正揉著發酸的手腕,忽聽這動靜,忙抬頭望去。
只見一輛半舊的藍布馬車停在門前,車簾一掀,先跳下個穿靛青比甲的利落婆子,轉身又扶下一位藕荷色褙子的年輕婦人——可不正是出嫁六年的李小竅!“阿娘!”李小竅眉眼彎成了月牙,聲音清亮得像是檐下的風鈴,“昨兒阿文哥回去傳話說祖母下山了,我今兒一早就催著套車,帶襄姐兒回來住幾日。
”說著從車里抱出個穿杏紅比甲的小丫頭,又對身后跟著的丫鬟道:“春桃,你與劉嫂子去把行李卸了。
”三歲的黃襄兒一落地,就像只撒歡的小兔子,掙開母親的手,“噔噔噔”朝李黃氏跑去。
兩條小短腿倒騰得飛快,頭上的小揪揪一顫一顫的:“外祖母安好!襄兒想您啦!”話音未落,整個人已經撲進了李黃氏懷里。
李黃氏頓時笑開了花,什么端莊體統全都拋到了九霄云外。
一把將小孫女摟住,在那粉嫩的小臉上“吧唧”就香了一口:“哎喲我的乖寶寶!”又抬眼打量著女兒,故意板起臉道:“小沒良心的,要不是我讓阿文去傳話,你是不是就忘了娘家門朝哪開了?”李小竅噗嗤一笑,看門前茉莉花兒開的正勝,順手摘了朵別在耳后“看娘說的,哪里是我不想回來。
這不是沒抽出空兒來么。
”李小竅在家時頗受寵愛,她出嫁六年,現今歸家仍有居室,并不曾因她嫁人就做他用,故對家里豪無生疏之感。
“可是竅娘回來了?”李掌柜的聲音從藥柜后響起,腳像被馬蜂蟄了似的從柜臺后竄出來,衣擺“刺啦”一聲被藥柜鉤子撕開道口子也顧不上。
他這一沖不要緊,身后藥柜里“嘩啦啦”倒了一片,當歸黃芪灑得滿地都是。
“你個老糊涂!”李黃氏急得直跺腳,又怕嚇著懷里的小外孫女,只得壓著嗓子從牙縫里擠話:“閨女又不會長翅膀飛了!”李掌柜卻早把藥材拋到九霄云外,三步并作兩步沖到日頭底下,一把拉住女兒的手:“這么毒的日頭,曬壞了可怎么好!”說著就用袖子去給李小竅擋頭上的太陽。
這閨女可是他的心頭肉,雖說后來有了承澤,但老父親的心啊,就像那藥柜的抽屜,再多也裝得下。
“爹,您快別忙活了。
”李小竅笑著躲開父親的手,指了指滿地狼藉,“您那些寶貝藥材”“不管它!一會兒收拾。
”李掌柜大手一揮,轉頭看見外孫女正眨巴著大眼睛瞧自己,頓時笑出一臉褶子,輕輕捏了捏小丫頭的臉蛋:“襄兒想外祖父沒有?”那聲音柔得,活像換了個人。
也不怪李掌柜興奮,李小竅已有半年沒有歸家,上一次家來還是過年。
李小竅瞧著父親這般模樣,故意撅起嘴:“母親您瞧,如今我在爹心里,哪里比得上他外孫女。
”“凈胡說!”李黃氏騰出手來戳女兒額頭,“昨兒個你爹還念叨,說竅娘最愛吃的蜜棗快要熟了。
”說著忽然想起什么,扭頭朝屋里喊:“周嬸!把井里鎮著的酸梅湯端來!”正說著,家里二進里的書房窗戶被猛地推開,李承澤半個身子都探了出來,“阿姐!”,人未至,聲先到,含糖度頗高。
李小竅出嫁時李承澤還沒有出生,他出生后與李小竅統共沒相處幾日,可這娃一見著阿姐就親得不行。
血緣有時候就是這樣不講理哩。
“小舅舅!”黃襄兒在李黃氏懷里扭得像條剛上岸的鯉魚,小胖手激動地直拍外祖母肩膀,“娘親快看!會發光的小舅舅!”——原是陽光正巧照在李承澤新做的湖藍發帶上。
概因李承澤是個人來瘋,故黃襄兒是李承澤的小粉絲來著。
李承澤本來就要跑過來,一聽這話立刻挺直腰板,把沾了點墨跡的袖子往身后一藏,故作深沉慢慢走下來道:“襄兒年紀雖小,這眼光倒是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