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期間,依舊有騎士比武大會,甚至因為這不是一周之內能結束的,慶祝期結束了,它都不能結束。比武大會開始時,路易莎就出席了——她本身不算特別愛看騎士比武大會,和后世的很多運動項目一樣,看不懂的話就很沒意思。
而且有的時候真的是太兇殘了,說是現在的比武大會越來越‘文斗’了,可傷人、死人依舊很常見。這方面,路易莎也是和平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現代人的性情,就是不太能看得。用孟子話的話說,就是‘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但正式比武
穿越中世紀184
菲利普王子和‘伏京的伊麗莎白’的婚禮慶祝,
一直持續了一個禮拜。就在婚禮慶祝結束,但為結婚慶祝而舉行的騎士比武大會還在進行時,突如其來的糟糕消息打斷了西岱王宮中的歡樂氣氛——路易三世的身體情況突然惡化。
其實也不能說是‘突然’,
路易三世去年都二次中風了,這種情況哪怕是在后世都非常難搞的。在此時,從一開始,大家就當他是在等死的人了。應該說,
他又撐了一年,這才讓人意外呢!
不過,
就在大家以為他又能像之前第一次中風后那樣,
掙扎上數年時,他的身體惡化了,這也算是一種‘突然’吧。
事實上現在回想起來,就在菲利普王子結婚時,一切就有些跡象了。當時的路易三世精神變好了一些,大家都以為這是因為兒子的婚禮,
中世紀沒有‘人逢喜事精神爽’的俗語,但差不多的說法是有的。
然而在路易三世身體惡化的當下再看,這大概就是一種回光返照而已。眾所周知的,人在將死之前,常見精神好轉的情況。有些意識已經混沌的人,甚至都會出現記憶變得清晰,多年前的小事都能回憶起來的狀況呢!
“……懺悔儀式總算完成了,接下來……”說著這話的卡尼爾伯爵夫人搖了搖頭,
沒有再往下說。
這段時間,雖然西岱王宮中格外波詭云譎,但路易莎和紀堯姆還是住進了王宮。不只是因為路易三世生命垂危的當口,
作為王太子的紀堯姆就應該在身邊。更是因為,他的確定路易三世的遺囑是符合自己利益的,而不會再者最后關頭被一些人篡改,今后成為對付自己的武器。
是的,遺囑……在這一點上,西方和華夏其實是相通的,國王和皇帝都有‘遺詔’這類東西。一般都是提前擬好,但人死如燈滅,死后遺囑是不是真的按照活著時候的意愿來,就要看任命的遺囑執行人怎么說了——這在華夏叫做‘顧命大臣’,在西方就是遺囑執行人了。
就像華夏宮廷斗爭中,皇帝死前由誰陪著,誰就占據優勢一樣。中世紀的國王死前,能夠在他身邊也很重要。
就像這一次,路易三世也在精神好的時候提到了幾位此時不在西岱,但得他信任的臣屬。他希望能盡快招這些人來西岱,他顯然打算臨終前對這些人有所交代……不過,事情成不成,其實得看此時西岱的‘實權派’怎么想。
人是派出去了,可這些派出去報信的騎士,既可以快馬加鞭,也可以慢慢走,具體要怎么做,還不是他們主人一句吩咐的事兒?
之所以大家會在這種事上耍手段,也是因為不想讓自己不滿意的人這時候能來,將來還成為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
“是啊,懺悔儀式,得趁著陛下精神好的時候完成懺悔儀式,如果懺悔儀式無法順利完成,那就太糟糕了?!庇旯蛉嗽谝慌砸颤c了點頭,肯定道。
對于此時的人來說,如果死前沒能完成懺悔儀式,那的確是最糟糕的情況了。先不管這個人其他事做的怎么樣,正常情況下,沒有做懺悔就死掉的人,就是沒法上天堂的——不管貴族們平常是否是真的虔誠,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會顯露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