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到這里一雙鞋還沒有做好,還得做鞋跟。鞋跟要用四層厚牛皮,
穿越中世紀182
路易莎的御用鞋匠不止一個,
她當初調教鞋匠時就有意‘普遍撒網,重點培養’,只有讓更多鞋匠了解她的要求,
才能有真正有天賦的鞋匠出頭……她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做的。這就讓特魯瓦一些手藝較好的鞋匠,或多或少都接觸到了新的制鞋技藝。
在布魯多宮廷里,有一些人追隨路易莎的選擇,或者說‘潮流’,
找她喜歡的鞋匠定做鞋子。這樣嘗試后,立刻就明白新式皮鞋的好處了,
之后就是新式鞋慢慢在布魯多宮廷增多。
不過,
這在西岱無疑還未為人所知,除了路易莎和她身邊的人,還沒有人穿上這類鞋。主要是,除了服務于路易莎的鞋匠,也沒有別的鞋匠會做了。
但自從紀堯姆穿的新鞋被人注意到后,情況就不同了——不同于此時各種常見的鞋子,
包括最為人所熟知的那種長尖頭鞋(這可不是后世那種尖頭鞋,而是真的伸出的尖頭影響到走路,平常得用一根鏈子向上吊起,固定在小腿的那種鞋,也是中世紀題材的影視劇里,對于男鞋常見的刻畫),不算夸張,可就是顯得尤其精美。
有一種花里胡哨不在表面,
但又因為其精美,不會淪為平庸的出眾……這個時代,貴族中可不流行什么‘內斂的奢華’‘低調的內涵’。有錢有勢的貴族就是要大大咧咧顯露出來,
穿紅掛彩、穿金帶銀,什么素凈、矜持、文靜……都是不存在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鞋是紀堯姆穿出去的。這可是王太子,天然就在聚光燈下,身上任何細節都會被其他人拿著放大鏡觀察。即使他本人沒什么做時髦人物的意思,也很容易引領潮流。過去紀堯姆身上從未出現新奇東西就算了,現在他的鞋子明顯不同了,大家當然一下就發現了。
很快被人發現之后,就有人知道了新鞋的來歷,找上了路易莎的御用鞋匠定制鞋子。因為這些新式鞋明顯好穿得多,而不只是外表精致,立刻就引起了追捧……不過這都是之后的事了,眼下紀堯姆剛穿上新式鞋,正是菲利普王子和‘伏京的伊麗莎白’婚禮期間,主要注意力都在這里了。
當然,正如一早的安排,這事兒只把安娜王后忙了個人仰馬翻。至于路易莎,得益于安娜王后的不信任,悠哉游哉地度過了婚禮前的準備期。直到‘伏京的伊麗莎白’的婚嫁隊伍抵達了西岱近前的一座小鎮,她才有了多多少少是有些價值的,所以路易莎并不奇怪‘伏京的伊麗莎白’是個遠超及格線的美女——她是那種甜美可人型的美女,從這個角度來說,她和弗朗索瓦王子的確般配,按照華夏的說法這叫‘夫妻相’。
當然,路易莎也就是心里想想而已了,這輩子絕不可能對外講弗朗索瓦王子和‘伏京的伊麗莎白’牽扯到一起。不同于原書之中,‘伏京的伊麗莎白’現在是要嫁給菲利普王子的,這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啊。
而在雙方短暫的會面中,不只是路易莎在觀察伊麗莎白這個未來的新娘,伊麗莎白也在觀察她。
她早就知道了,‘布魯多的路易莎’這個瓦松知名的美女會是她未來的嫂子,不出意外的話,還會是她必須尊敬低頭的瓦松王后——她以前從沒見過路易莎,對她好奇的同時,又有些不以為然。畢竟那些吹捧路易莎的吟游詩人,他們的詩歌總是過于夸張,伊麗莎白早就不信了。
‘布魯多的路易莎’是布魯多的女繼承人,是當下瓦松的王太子妃,也會是未來的王后。這樣的身份注定了,她哪怕一無是處,也少不了夸贊。即使她容貌平庸,相比夸她可愛的人也會像是天上的星星一樣多。
不過她還是好奇,除了單純的對未知的好奇,也和她的性格有關。簡單來說,伊麗莎白公爵小姐這個人,她一直都非常自戀……她對自己的美貌相當自信,甚至到了自戀的地步。她就是那種會用軟尺量自己的脖圍、腰圍、腿圍,一定要它們保持一個‘完美數值’的那種人。
而且為了‘美麗’,她更是做過很多即使后世來看也說得上‘夸張’的事兒。
如果只是這樣,倒也沒什么,愛美能有什么錯呢?換個說法,還能說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對自己的人生有掌控力呢!只不過她有一個毛病,就是會很介意別人比她更出眾,一旦是那種情況,對方地位和她差不多,甚至比她更高,她就會內耗。而如果對方不如她地位高,就會被她打壓。
在這個時代,有這種毛病,倒也不算稀奇……男尊女卑的社會大環境下,女性或主動或被動,總是很難完全逃脫‘雌竟’的敘事。
有著這樣‘毛病’的伊麗莎白公爵小姐,一見到路易莎,不出意外地就開始‘內耗’了。當然,這種內耗表現在內是如何煎熬先不說,表現在外就是她情緒不好——只能說,幸虧眼下還得辦婚禮,她作為貴族小姐也知道這不是任性的時候,所以還有所控制,不是熟悉的人看不出她的不快。
不過,一些侍奉她的侍女已經察覺到了……其實也不需要對伊麗莎白的情緒多敏銳,只是看到路易莎了,再聯系伊麗莎白一向的性格,還有什么不知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