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氣的直跺腳,“罰銀子有什么用?他們差那點銀子?!”
自打朱佑樘抄了幾個貪官的家,他才知道這些大臣是多有錢。
真是抄一個貪官,就夠給邊防士兵發幾個月的糧餉。
朱佑樘再次恢復了老祖宗的例法
,貪官重罰,花銀子無用。
還有那些藩王們,有不法行為的就革除他們的頭銜,名曰,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
朱佑樘已然從大臣們最喜歡的皇帝變成了他們最厭惡的皇帝,而皇太子朱厚照更不是個東西。
偏偏朱佑樘只有朱厚照一個兒子,扶持藩王吧,朱佑樘父子如今又開始對藩王下手。
【明熹宗朱由校眼見這些臣子不靠譜,于是他再次終于了老將熊廷弼,熊廷弼當時已經重病在身,但是仍臨危受命。
熊廷弼的政策不變,還是堅持以守為主,他提出了“三方布置”之策。
簡單的來說就是以遼東廣寧,這個僅存的重鎮為軍事重心,從正面防御努爾哈赤。
然后以天津和登萊,跨海攻擊努爾哈赤的金軍,充分發揮明軍在水師、火炮方面的優勢。】
朱厚照分析了熊廷弼的戰略,的確是可行,畢竟明朝經歷了三大征,又連續失去了遼東和沈陽,此時比起進攻防守更為明智,士氣低迷,整頓為先。
且利用水師的優勢,可以彌補在騎兵上的弱勢。
【朱厚照】:可行。
【這個政策其實是可行的,但實施起來的難度卻很大。
首先熊廷粥的“三方布置”是以守為主的政策,這樣戰略收縮在必要暫時可能會放棄一些守衛困難的邊境,此等行徑就是“棄地”。
別看東林黨面對外族進攻奪地提不出任何辦法,但是有“大義”的他們可不準許任何人棄地。
縱然他們根本不知道棄地的是什么地方,到底有什么戰略意義,但是上疏罵就對了!】
秦始皇嬴政聽此,在大明卷上刻上“術業專攻”幾個字,軍事就是軍事,治國就是治國,他決定不讓文臣干武將的事,也不會讓武將干文臣的事。
要說有關大明卷的記載的竹簡已經快堆滿一個屋子。
秦始皇嬴政有些想不明白,這樣的大明怎么還會延續這么多代。
秦二世到底做了什么,竟然讓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秦朝二代而亡,難不成和楊廣那個chusheng一般?
嬴政自認為他留下的秦朝說不上有多富強,但絕對不至于二世而亡。
目前還不知這個秦二世到底是誰,嬴政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好好培養扶蘇,培養好王朝繼承人真的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