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不知這個秦二世到底是誰,嬴政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好好培養扶蘇,培養好王朝繼承人真的太重要了。
【而且若實行“三方布置”,則遼東的軍事大權則會全落到熊廷弼手上,這是東林黨萬萬不能接受的。
于是在明熹宗朱由校任用熊廷弼的情況下,東林黨又推出了他們自己人遼東巡撫王化貞,讓他來牽制熊廷弼。
王化貞和大多數東林黨人一樣,沒有什么本事但又狂妄自大剛愎自用。
他吹噓自己用六萬大軍就能掃平了努爾哈赤!!】
“吹,再吹,不吹能死!”朱高煦就受不了什么不懂的文人打仗。
明顯明朝當下的局勢已經不適合硬碰硬,連續幾次敗仗,軍心早就散了,本就該以守為主。
朱高煦治理朝堂雖然不行,但是帶兵打仗方面他確實有天賦,完美的繼承了老朱家的武力值。
【并且這個王化貞還提出“借虜平奴”的對策,就是以財物拉攏北元林丹汗,讓他們幫助大明共同對抗努爾哈赤。
借他們的四十萬大軍一用,必定能把努爾哈赤打的落花流水。】
“四十萬大軍?”朱厚照冷笑,這個勞什子的北元林丹汗若真有四十萬大軍,他為何不自己平了明朝。
這樣吹噓的話竟然也有傻子信,派這樣的人去鎮守遼東,結果可想而知。
【但是林丹汗就是名義上的北元大汗罷了,他手下的子民有沒有四十萬還是另說,更不用說四十萬大軍。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林丹汗自吹自擂,但是明朝的東林黨竟然還信了。
早知道北元與后金努爾哈赤交手,基本沒怎么贏,所以王化貞的“借虜平奴”之策根本就是空談。
就這樣一個如此荒唐且不可能成功的計劃,卻得到了朝中眾臣的支持。
特別是內閣首輔葉向高是相當支持王化貞,他覺的以大明的風骨就應該主站,壓根不管此時的明軍有沒有攻打的能力。】
天幕上出現東林黨人的卡通小人,他們一個個義憤填膺的模樣,頭上幾個大字,“能打!能贏!”
【于是熊廷弼的“三方布置”之策被扼殺在搖籃里,朝堂眾臣全部支持王化貞。
根據史料記載,不會打仗的王化貞擁有十四萬的大軍,而熊廷弼手下則幾乎沒有士兵,直接被王化貞架空了兵權。
沒有辦法,熊廷弼只能湊了五千士兵駐扎石屯。】
朱厚照再次皺起眉頭,他不明白朱由校明明已經看出東林黨不靠譜,為何還讓東林黨人掌握兵權。
接連失敗了那么多次,他如何還信任他們?!
但一想到此時的朱由校不過十幾歲的少年,且沒有經過任何太子教育,朱厚照也就釋然了。
【努爾哈赤知道熊廷弼未得重用,覺的是老天相助。